對于萌娃們來說童年是最快樂的時光,但對于家長們來說,則肩負著重要的監護責任。近年來兒童安全事故高發,交通事故、溺水、跌落、燒燙傷…總在無意中發生。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輕視了危險的存在。
培養安全意識,家長朋友們要做到從自身抓起,同時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份小測試,家長朋友們趕快一起來“圍觀”一下吧~
1. 孩子不慎落水,該如何自救?
A. 憋一口氣,腦袋向后仰
B. 手腳并用,奮力滑動
答案:A
遇到落水后要憋住氣不可以用鼻子呼吸,腦袋向后仰,把身體展開,放松全身,爭取時間等待救援,不要手腳亂蹬,否則會用盡力氣后使身體下沉更快。
2. 兒童獨自在家,如何預防兒童墜樓?
A. 反鎖門窗
B. 在門窗上安裝安全護欄
答案:A.B
安裝安全護欄可有效防止兒童墜樓事故的發生,此外,近幾年來兒童安全鎖也逐漸流行起來,相比于安全護欄,兒童安全鎖成本更低,且更加便捷。
3. 孩子乘坐電梯被困,如何自救?
A. 第一時間按亮所有樓層的按鈕
B. 按下警鈴、間歇性拍打呼救
答案:A.B
電梯突然停住,要第一時間把所有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亮。如果電梯在其中的某一層停下了,電梯門一打開,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抓緊時間沖出電梯。
電梯樓層按鈕旁邊,有一個小鈴鐺的圖案,按住它,聽聽是否有人和你說話。如果有人說話,快速告訴他:你被困在電梯里了;如果沒有人回應,要輕輕地拍打電梯門,并大聲呼救。
被困在電梯內的時候,要保持背部+頭部緊貼電梯,膝蓋呈彎曲的姿勢才安全!
4. 孩子獨自在家,突發火災如何自救?
A. 撥打119或父母電話
B. 站在陽臺或窗邊等待救援
答案:A.B
著火要先打119,記得告訴消防員準確住址,讓他們快速找到你;然后再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自己身上著火,要站住、躺倒、打滾;身上被燒傷燙傷時,要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別人身上著火,要用毯子等緊裹對方的身體,壓滅火焰。
著火時,千萬不要害怕。如果不能逃走,就站在陽臺或窗邊等待救援,但千萬不要在陽臺或者窗邊亂爬亂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孩子的安全是家長面臨的重要挑戰。家長和老師不可能時刻陪伴在孩子左右,因此,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救常識,就顯得尤為必要。對此小編采訪到了濟南市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園長潘珂,一起來看看她給出的建議。
學齡前的孩子年紀比較小,對于生活沒有一些經驗和閱歷,所以他們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或者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能去哪里不能去。所以對于這些缺乏閱歷和知識的孩子,他們的安全自護需要家庭當中家長能夠給孩子給予合理的教育和引導。
1.家長要隨時隨地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
我們的家長在家庭的教育當中要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孩子能夠建立起初步的安全自護的意識。其實家庭的這種安全教育和幼兒園、學校里面的教育還是有區別的,它不像幼兒園和學校教育那么系統。所以這種安全自護力的培養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比如遇到突發的一些事件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討論,一起去分析,我們應該怎么做,就是隨時隨地的和孩子進行一些安全規則,安全意識的這樣一些教育,讓孩子在心中建立起一個安全保護和安全防范的這樣一個意識。
2.家長可以帶孩子做遇險自救的練習
那么家長還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平臺和資源,來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比如說一些比較淺顯易懂的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這種小視頻,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觀看,觀看之后讓孩子了解不注意安全帶來的嚴重性和后果,體會一下應該怎樣去保護自己。隨時和孩子來講解這些知識,在無形中幫助孩子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識,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讀書的方式,或者是繪本,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來通過讀書來了解。幼兒園里面的教育有時候會用一些情景式的,比如說演練。其實這樣的情景也可以在家庭當中運用,一些情景模仿游戲、創設一些問題的情境,和孩子們一起來想出自救的一些辦法,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應變的能力。那么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討論出最有效、最可行的辦法。
我想家庭當中的這種安全保護能力的培養,首先就是家長要有這樣的教育意識。如果家長有了這樣意識,就會隨時、隨地、隨處能捕捉到這樣的一些教育的時機,和孩子來產生一些這樣教育上的互動,幫助孩子建立意識,學會一些基本的自護和自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