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孩子闖禍了,家長們便要開始批斗孩子,將一件小事轉化為家人之間的矛盾,最終不歡而散。這樣長時間下來,家長與孩子間的關系會達到冰點,將無法逆轉。
其實,家長們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利用一個小小的反問號,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所在,從各個方面進行改正,日后避免此種問題的再度發生
寶貝你今天發生什么事情了,那么這件事情你打算怎么辦呢?
有一句老話是這么說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有的時候我們所聽信的傳聞并不是事實。那是經過多數人的總結相傳,一次又一次丑化的版本。
在他們的故事中,孩子所飾演的是一個十惡不赦的角色,傷害辱罵他人,頂撞老師,被安上了一個又一個的罪名。但事實上,孩子僅僅回復了老師一句話,根本不造成任何的威脅。
所聽到的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當孩子犯錯后靜下心來聽一遍從頭到尾的敘述,以免冤枉孩子,在他心中留下不完美的印象。我們給了孩子這么一個機會,讓他對事情進行第二次的深入回憶。
即便最終兩個版本相同,孩子確實是做錯了,但當他為自己辯解了兩句之后,心中的愧疚感會逐漸增強,認錯態度也會受到影響變好,更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在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情緒已經完全平復,不激動的時候,我們開始反問他“這件事情你打算怎么辦呢?”
此刻的他的小腦瓜子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的解決方案,讓孩子自己選擇對受害者的彌補方法。
他會選擇一個最容易讓同齡人接受的,也只能夠表達自己歉意的方法,更容易抵消他內心的愧疚感讓對方接受哦!
寶貝你現在感覺怎么樣,你有什么解決方法?
事情發生了之后,作為本件事情的核心人物,寶寶也有很多的話想要對別人傾訴。給他一定的空間,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勇敢的說出來。
在等孩子情緒穩定了之后,我們再進行下一步的詢問下,這樣更容易讓孩子聽進心中。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是時候讓寶寶想想解決方式了,這個時候家長們也不要太嚴肅哦。
不管是荒誕的、嚴肅的、搞笑的、合理的、無腦的,都讓寶寶大聲的說出來,盡可能地讓孩子多想多提,才能夠抵消孩子心中的愧疚感,不給他積攢任何的負能量。
寶貝你知道你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嗎?你確定自己要這么做嗎?
在我們想完道歉的方法最后,便可以開始和孩子說說各種方法的后果了。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很驚訝,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會如此的懂事。
在和孩子的交心過程中,如果有遇到孩子認知不妥的地方,一定要當場提出立馬告知他,讓孩子清晰地明白事態的真相,讓他日后朝著爭取的方式走。
(注意:在交流的過程當中,父母不要以說教的方式,只要以客觀的方式去敘述事實便可以了。相信自己的孩子,長大后的他會一點點明白的!)
在得知各種方式的后果之后,你便可以提出下一個問題,現在就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時間了。
讓孩子做出合理的選擇,如果選擇的道歉方式不是孩子想要的,那這樣的道歉聲中又有幾分是真情,幾分是假意呢?
這件事情你希望媽媽能幫你點什么,結果最終和你預想的一樣嗎?
到了最后的幾個環節,父母們可以開始提問孩子需不需要自己的幫助。
如果有需要,父母們可以使出自己的氣力,和孩子一同解決這件麻煩事。如果沒有需要的,孩子也能從這句話中收獲來自父母的愛和鼓勵。
等事情全部處理完后,家長們記得跟進此次事件的后續情況,問問孩子是否滿意自己的這次道歉,對方又是什么樣的一個狀態。
輕輕地對他進行點撥后,下一次孩子一定能夠做的更好,這樣一來一往的,他也就擁有自我解決事情的能力啦!
人難免會犯錯誤,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疵的,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所以不要急著責備孩子,試試以上四句話,孩子一定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