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與孩子并肩同行,培養“價值感”對孩子尤為重要,因為沒有“價值感”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自律,當一個人擁有價值感時,他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他的內心會充滿能量,他對未來會充滿期待,對人生會擁有極高的熱情度。
可是,何為“價值感”呢?價值感是指個體看中自己,覺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會重視,在團體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聲譽,并有良好的社會評價時所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由此情感者通常表現為自信、自尊和自強,反之,則易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
作為家長,我們要用自己的言行和舉止影響和帶動孩子,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首先家長就要做那樣的人,作為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多肯定和鼓勵,少批評和指責,只要默默努力,生活總會給你驚喜。身教勝于言傳,我覺得,首先任務在于與寶寶加強溝通,但與寶寶溝通中存在寶寶思維體系還沒有全面建立,因此任何一個溝通都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的進行交流,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價值感”,或者很多家長會說,孩子一鬧,我們就會覺得很不耐煩,自然而然的開始大聲批評,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那的確是呀,我家那位就是個小淘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總愛用哭來威脅我們,以前的我第一反應就是“罵”,后來發現,根本一點作用都沒有,越是這樣,他就更加變本加厲。自從學習了“價值感”的重要性的內容,才讓我認識到,我們家長其實就是他們的影子,孩子都是在模仿生活中的我們,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孩子的情緒比較敏感,家長如何溝通對他們影響重大。相信孩子,讓孩子得到適當的自主權,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可以讓孩子參與表決,孩子渴望被認可,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發揮。支持挫折教育,讓孩子在教訓中得到歷練,盡量多給孩子自己體會的機會,讓他去摸索,去體驗失敗和成功。傾聽再幫忙出主意,如果孩子遇到什么困惑,父母應該先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再去幫他想辦法,這樣可以使孩子更有主見,更容易和別人溝通。如果家長總是喜歡貶損孩子、否定孩子,會造成孩子低自尊、自卑,認為自己就是不行,差勁,失去了努力變好的動力,這也就失去了自律的能力。通過”價值感”的重要性的學習,家長們要重視 “價值感”的培養,促使孩子提升自律能力。
努力培養孩子的“價值感”,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堅韌的意志。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適時給予引導。當孩子說“我自己來”的時候,都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調動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晚餐前的準備,讓孩子一起參與,他會覺得自己在勞動中得到肯定,讓進餐由被動變為主動。在他摔倒時,我們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夸他很勇敢,是個男子漢,他就能立即樂呵呵地玩去了。
努力培養孩子的“價值感”,多與孩子溝通,尊重、理解孩子,增進家長和孩子的互相了解。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不要個管一個護。和孩子建立友誼,讓孩子把你當成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多換位思考,不要一味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尊重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同樣會尊重你。
努力培養孩子的“價值感”,給孩子最有價值的陪伴,陪伴孩子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要試著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要知道他感興趣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例如:陪著她一起為她的芭比設計一件小禮服,哪怕只是一個游戲,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游戲也會變成一個興趣,而堅持會讓他的興趣走的更遠,甚至會伴其一生,而這些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總之,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并沒有那么難,陪不陪孩子,從來就不是時間問題,而是選擇問題,哪怕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讀讀他喜歡的繪本,作為父母,只要用心,就會給孩子的童年增添很多色彩,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花期不同,所以向陽生長,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