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當】
讀音一:dāng
⑴動詞
①兩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捕蛇者說》譯:招募能捕到這種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頂他應交的租稅。
②抵御,抵擋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譯:估計您的軍隊能夠抵擋得住項王的軍隊嗎?
有大石當中流。《石鐘山記》譯:有塊大石頭擋在江河水流的中央。
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項脊軒志》譯:在前面開了四扇窗子,在院子的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中山狼傳》譯:有狼擋著道路,像人一樣站立并且嚎叫著。
③占據,把守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譯: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下來。
④主持,執掌
北邀當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譯:元軍邀請主持國政的人相見。
⑤判決,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譯:你們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錯過了期限,錯過期限就會被判處殺頭的罪。
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竇娥冤》譯:可憐我竇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
⑥擔任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譯: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
⑵介詞
①表處所,對著,面對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譯:面對窗戶梳理頭發,照著鏡子在額頭貼上花黃。
木蘭當戶織。《木蘭辭》譯:木蘭姑娘面對門口在織布。
②表時間,值,在,正在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譯:在這個時候,有商鞅輔佐他。
⑶副詞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譯:過不了多久我一定回來,回來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時間的未來,將,將要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譯:今天將要遠離了,面對表章落淚,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了。
③應當
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赤壁之戰》譯:各位將軍官吏如有再敢說應當投降曹操的,就和這個書案一樣。
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譯: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
讀音二:dàng
⑴動詞
①符合
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促織》譯: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縣官的)心意。
②當作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戰國策·齊策》譯:晚些吃飯,(粗茶淡飯)也可以當作肉食;從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當成坐車。
⑵形容詞,適宜,恰當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采草藥》譯:按照古法采草藥,多在二月和八月,這很不恰當。
⑶通“徜”,如果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譯: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較量,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