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此類問題,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定的誤區。
首先,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漏字、漏題等情況導致學習成績不佳,家長的主觀想法就會認為孩子在學習上不夠努力、認真,對學習缺乏責任心。然而并非如此,有一部分孩子并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而可能是因為學習能力發展失衡造成的。
其次,就是家長在孩子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多關系孩子的學習習慣,而忽略培養孩子生活中做事的調理性。孩子學習上細心的習慣并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活中存在丟三落四、缺乏調理到困難不能堅持到底等問題,在學習上當然容易出現粗心的問題。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而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權利和機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這類問題的產生,多數是因為孩子存在視知覺功能失調導致的。書里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里的心靈,準確的來說就是我們的大腦。研究表明,大腦接受的感官信息有80%以上都來自于視覺,視覺信息的準確獲取大腦正確信息傳遞的基礎。我們的知覺、記憶和思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視覺作為組織、加工存儲的形式。由此可見,視知覺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視知覺發展不足會有哪些影響?
l 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
l 無法專心學習,日常學習、做作業拖拉認字能力差,抄寫慢且困難
l 相似字容易混淆,經常出現抄錯、認錯的情況
l 方向感不佳,容易迷路。
l 閱讀能力差、跳行跳字
視知覺不足對于孩子的學習影響是非常大的。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認字困難、寫作業慢、錯別字多等問題;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空間感不足的問題,導致孩子無法很好掌握字間距,字寫得歪七扭八。
不僅如此,有些孩子還會出現不愛看書的情況,在學習過程中讀書和背書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添字漏字的問題,條理不清新、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