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19時許,昆明呈貢的小雨(化名)拿哥哥手機玩時落入騙子的圈套被騙1萬多追悔莫及……
當日,小雨打開手機QQ,看到一個叫“快手分享A13”的QQ群。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點擊進入了該QQ群。
“群里的一個人發來一條消息稱他的快手粉絲突破多少萬,現在在群里搞活動,用微信掃碼可以領取現金福利,并且稱微信余額里有多少錢就會十倍返利。”
小雨以為自己遇到了大好事兒,就保存群里的二維碼,并用微信余額掃碼支付了58元。
可支付以后,小雨發現自己的錢被扣了,但對方此前承諾的十倍返利卻遲遲沒有到賬,便去群里找一個昵稱為“貓妹妹助理”的人退錢。
“他當時告訴我要想退錢的話,得加入一個叫‘退款02’的QQ群。”在對方的提示下,小雨掃碼加入了該QQ群,并在群里找一個昵稱為“貓妹妹”的人退款。
但令小雨沒想到的是,對方說他是未成年人,因為他參加這個活動而導致他們公司被凍結了6萬元,現在需要他幫助公司進行資金解凍。資金解凍后,才能給他退錢。
對方聲稱資金解凍的操作流程很簡單,讓小雨用家長的手機操作,并打來語音電話提示他如何操作。
小雨根據對方的提示一步步操作,結果分分鐘轉出1萬多元。
騙孩子轉賬共分三步
01 廣泛撒網
通過網絡平臺大量發布虛假廣告,諸如免費領皮膚、免費領手機、進群發紅包、解鎖游戲賬號等。
02 摸清底細
通過交談,了解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機還是家長的手機,同時掌握孩子身邊有無家長。如果有家長在,他們會指使孩子到單獨房間里去。簡單來說,詐騙分子的目的就是要轉走家長手機上的錢。
03 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誘導孩子轉賬,然后以轉賬付款失敗、充值到達一定額度才能送手機、發錯紅包導致公司賬戶凍結等理由,要求孩子繼續轉賬、充值、退款等。
如果孩子不從,騙子就會使出“殺手锏”,恐嚇說家長的賬號涉嫌詐騙犯罪,有時甚至亮出“假警官證”,加劇孩子的恐慌心理。此時,有些學生被嚇得六神無主,只想悄悄把事情解決,不被家長批評指責,所以往往也不會去問家長該怎么處理,結果一步步陷入騙子設下的陷阱,錢越轉越多。
警方提醒:
孩子使用手機期間,家長應做好監督,教育文明上網。
1. 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防騙意識不強,家長平時要將反詐防詐知識傳授給孩子,提高他們的防騙能力,避免其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2. 收到他人通過社交軟件發送涉及轉賬匯款或不明鏈接的信息時,未成年人應第一時間與家長或老師聯系,不要擅自轉賬。
3. 建議家長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并給存在轉賬匯款功能的支付類APP設置應用鎖,不要輕易告訴子女登錄和支付密碼。
4. 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注意并保存與對方聊天、轉賬等記錄,報案后主動將相關證據提交給警方;有疑問可撥打96110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