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磨蹭不聽話,孩子這是怎么了?
最近在電梯里遇到這樣一幕:
爸爸們在外面聊天,孩子在一旁抱著玩具,媽媽在一旁忙著。孩子爸爸直接在看手機,根本沒意識到剛剛的舉動已經把電梯門給踹開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的媽媽,聽到孩子這么做之后,就立刻走過去,拍了拍孩子的后背,然后抱起了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因為媽媽說了你很多次,你現在就是不聽話,對不對,你到底怎么回事?”
孩子直接大哭起來,再也不理媽媽了。
孩子很固執,不聽大人的話,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不愿意分享玩具,還有一些淘氣,想要某個玩具,但是媽媽不給買,孩子就在地上撒潑打滾,惹媽媽生氣。
孩子的媽媽,聽了這話,一肚子火,也沒什么事情,也不打算要孩子,就帶著孩子離開了。
孩子走了之后,媽媽非常生氣,覺得孩子太不聽話,可是又舍不得,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以后,媽媽還要給他賠償。
就這樣,媽媽開始對孩子各種不滿,各種吐槽,各種批評。
媽媽說孩子,孩子說孩子冤枉自己,哪個家長都會批評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就更不愿意去上學了。
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是因為在學校受到了同學的欺負,在家里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才會逃到網絡上去,尋求幫助。
第二種,孩子害怕去學校,是因為在學校里沒有人可以信任他,他不愿意去學校。
如果在學校里,他遇到了問題,他不敢去學校,他害怕同學會嘲笑他,于是他就逃到網絡上去了。
有很多父母遇到孩子逃學,就會問,孩子為什么逃學。
我們來分析一下,什么是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是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互聯網使用沖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互聯網后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其中,網絡成癮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影響青少年的學業、人際關系,這是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
那么,網絡成癮的原因是什么?
1、學業的障礙
學業的障礙主要表現為青少年時期的學習障礙、注意缺陷和行為障礙。
2、心理障礙
網癮是指上網的時候由于長時間都在網上而出現了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易怒、煩躁不安等,同時伴有失眠、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嚴重影響了學習和身體健康。
3、行為障礙
網癮是指上網成癮者由于長時間地與互聯網絡,對社會功能的損害,表現出行為上癮性,并且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等,給社會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包括心理健康、工作和生活等。
4、人際交往障礙
網絡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朋友,在網絡世界里更容易找到共鳴和安全感,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找到自我認同。
我們是否發現,有些孩子越沉迷網絡越厲害,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朋友。一個人現實生活太孤單,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一些溫暖,其實只要有網絡上的朋友,就不容易沉迷,如果有,孩子就不會沉迷于網絡世界了。
所以,幫助孩子提高網絡和社交能力,不是讓孩子成為網絡成癮者,而是要從孩子的學習能力開始。
網癮,其實是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的表現,往往孩子在學習上是取得好成績的,但是為什么學習就不能成為孩子的動力呢?
孩子缺乏學習動力,往往是缺少了學習的動力
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中找不到任何的成就感和樂趣,導致了他們在學習上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缺少了學習動力,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學習,而是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會更愿意去做。
那么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能得到什么呢?對于孩子來說,一開始就會獲得一些獎勵,是在游戲里的,可能是武器,裝備,或者是別人給你的,但是在游戲里就不一樣,你可以獲得一些裝備,這樣一來,在游戲里面自己就會有一種身份的感覺,通過游戲世界來獲得自信,獲得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