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孩子上課不聽話,專注力不夠,習慣差,作業做到很晚。
老師布置作業,大部分孩子是不愿意寫的。
這一年里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就是:閱讀、背詩、繪畫、剪紙,剩下的課是老師布置的,大部分孩子是不愿意寫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們也確實不希望孩子的成績跟不上,因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鼓勵孩子學數學,學習幾何等等。
上了三年級后,孩子上了初一,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太多,學習壓力增加,作業也很繁重。
孩子有時候也會問老師到底是為什么要寫這么多作業,如果是因為她的學習成績不好,那她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就不是很端正,很可能就是為了應付老師。
即使老師不批改作業,他的基礎知識也不能跟得上。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給孩子布置的作業是,每天做一篇數學預習,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很小的時間就把這個預習復習完。
可是,小杰把預習的方法當成了背書的方法,并且抄下來,一直堅持到現在。
小杰的英語成績并不拔尖,但在班級里也總排到了前幾名。
小杰的英語也不錯,但是語文相對比較差一些,所以,在老師的努力輔導之下,每次上語文課時,他都會自己在屋里背書。
老師表揚的是,小杰的語文成績進步很大,尤其是讀了很久《古文觀止》,并且記憶能力突飛猛進,數學課也很快跟上了。
小杰真正沉迷于學習的原因,就是父母從來不關心他們的學習,他們只能是嘮叨,說教。
父母從來不會為了幫助孩子改正,而是一直想要控制孩子。
而在孩子已經上初中的這一年,父母終于放手,不僅僅是約束孩子,而是敦促他,將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
孩子在學習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也不會出現厭學的情況,父母不會覺得迷茫,而且孩子也會因為這種改變而改變。
由此可見,父母的做法,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并且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
我們的孩子,不懂得自控,不知道什么是學習,更不懂得管理自己,而且,父母會為他們包辦很多事情,讓他們沒有機會去學習,而這些事情,都是沒有辦法去做的。
其實,孩子的厭學現象,如果能夠加以引導,找到根本原因,從源頭去解決,結果會發生根本改變。
只有對癥下藥,科學、有效地治療,才能讓孩子真正地走出厭學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