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問孩子不聽話怎么辦,通常的回答是:小孩子不聽話,大人說一句孩子頂十句。大人很無奈,小孩子不聽話,大人仗著是大人,就強忍著。
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在成人的想法和意識下,大人認為的小孩子不該做的事情,小孩子一定要去做,大人還干不過小孩子。所以他們會通過很多的方法來讓大人屈服。
2、認為大人的話有問題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很多家長都會用自己的威嚴震懾住孩子,但是這種威懾沒有用。大人不知道的是,如果孩子經常聽大人的話,他們的這種震懾只能是暫時壓制,并不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什么影響。但是小孩不聽話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對于自己認同感缺乏,因此,才會表現出大人所說的“道理”。
3、受個人情緒的影響
家長如果在家里長時間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斥責,甚至動手打人,小孩子一般會更加叛逆,對父母產生不滿,從而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但是這種方法很少是有效果的。小孩子只有在“強大的氣氛下長大”,才能產生相應的效果。
4、被父母影響
這種“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
5、在長期爭吵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比如說遇到事情不愿意接受批評和處理問題,甚至還會產生過激的行為。
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大多都是模仿父母的,如果父母總是爭吵不休,孩子也會學習這些。
有的孩子還會拿“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會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語言能力是特別強大的,也特別喜歡說“攻擊性”語言,這也是父母叫孩子“暴力”的原因。
當然,在這個時期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們心里的感受,只是一種無意識的比較,所以不要覺得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強而沾沾自喜,我們需要承認孩子的情緒,并鼓勵孩子說出來,而不是打壓、貶低孩子。
3、情緒平穩時,要說“謝謝”
在遇到事情時,孩子們都會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所以,對于這些孩子來說,我們要告訴孩子,感謝是一種很自然的表達,也是很必要的。
當孩子和你分享了他的感受,你也可以說:“謝謝你告訴我,如果我的觀點不對,你也可以直接告訴我,我會愿意聽你說的”。如果孩子不會表達,你可以試著和他說“謝謝你告訴我”。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加準確地表達出他的想法,還可以通過“請”來引導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發展過程,是“一言堂”的,他們通過什么辦法來處理問題,就會“對”,用什么方式的表達都是“不”。
面對孩子“不合理”的情緒,家長一味地“堵”不是明智的做法。
聰明的家長,既能夠理解孩子的情緒,也能幫助孩子梳理情緒,讓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