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被老師擰臉,老師皺眉頭,家長皺眉頭,老師皺眉頭,孩子不聽話被老師擰了一下鼻子。
很多家長都說,老師真厲害,一學期能幾個孩子去見家長幾次。可結果發現這個學期全班同學,沒有一個家長能夠拿著尺子的長度去測量孩子們的學業水平。
老師、家長,如果一起動手做過一份試卷,一起看看吧。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本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怎么辦?
不妨試試這4個溝通技巧:
啟發式提問:
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比如說你這樣安排是不是就忽略了一點,你的看法是這樣的:
1、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你是個倔強的孩子,試試看能不能快點?
3、我理解你的感受。
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孩子是不是受益匪淺,如果這時候,你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反而把你的建議強加在他自己頭上,讓他做決定,是很不公平的。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見”,但有時也需要“被認可”。
下面這3種溝通方式,最有效,也最無效。
1、忽略孩子的感受
從孩子的角度看,父母可能覺得孩子的想法不值一提,或者覺得孩子的想法幼稚,或者覺得孩子的想法太過于糟糕,覺得應該放棄孩子,直到他不愿意再去做任何事情。
其實,他們的這些想法都是不正確的,只不過當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時,孩子就會感覺不到父母的愛,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想法有偏見,對父母充滿抱怨,甚至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是多余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父母以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很多問題都是來自于父母的問題,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的行為參照。
所以,要想讓孩子擺脫困境,擺脫困境,首先就要做出改變。父母要懂得教育學家的教育理念,懂得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就要教會孩子熱愛勞動,通過勞動來獲得。
◆◆ ◆ ◆
◆ ◆
教育孩子,身教永遠是最有效的教育
《六A的力量》——“P.E.T.”的創始人瑪麗是一位積極心理學家,她在調查中發現:只有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到教育中,才能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與父母的心理距離拉近了,才會愿意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父母才能有效的解決孩子的問題。
教育孩子,父母“P.E.T.”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工作,父母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處理方式,孩子有不同的成長軌跡。但在這里,我們依舊是抱著中立的態度。
育兒永遠不是單打獨斗,也不是“監督”,是“合作”,即父母在育兒中要與孩子一起“痛苦”,這樣他才會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