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不聽話的詩
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假期里,更是孩子最喜歡的。
那么,媽媽們是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乖乖學習的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正貪玩的壞毛病呢?下面這兩個詩,一定要收藏起來了。
01
真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對他“兇”
歌德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
現在的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不同了,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和生活的方式不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著名心理學家霍林沃斯將人的內心世界分為五種,分別是:安全感、成就感、意義感、自主感。
0-2歲孩子的內心世界,被“聰明”占據了
“他們愛你勝過你愛他們!”
1-2歲孩子的內心世界,被“圈養”和“放養”占據了。
這時,他會追求卓越,對世界的秩序和規則產生懷疑,并且在秩序和規則被約束后,“開始對自己的感受和行為產生懷疑”,即為“不安全感”。
所以,你會發現,無論你怎么管束,孩子都不聽,而且總喜歡和你對著干。
3歲孩子的心聲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
2歲孩子:“好象變了一個人。”
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也迎來了第二叛逆期,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是第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讓他們的“叛逆”變得更加明顯。
如果,父母用權威來壓制孩子,逼迫孩子聽話,那孩子的“叛逆”就會更加明顯。
實際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尊重。
父母要“蹲下來”與孩子平等溝通,而不是高高在上,對孩子頤指氣使。
想要孩子聽話,要先學會“蹲下來”
,蹲下來尊重孩子,才能收獲孩子的尊重。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里寫道:
當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時,他們會更愿意靠近我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我們就能更加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讓溝通更加有效。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才能讓孩子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那么,父母究竟應該如何管教孩子,才能讓孩子“蹲下來”與父母說話呢?
1、學會傾聽,才是父母與青春期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
美國心理學家海姆士曾說:
“傾聽是我們了解我們的機會,因此,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情緒,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聽了這話,你可能會覺得,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真的一點都不難。但是,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情緒,不要被孩子的胡攪蠻纏的氣勢所影響。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這樣說話真的讓我很不舒服,你可以告訴我為什么你會發脾氣,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你還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嗎?”
這種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更加信任父母,也更愿意和父母進行交流,減少一些叛逆的行為出現。
孩子叛逆不是壞事,因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只有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