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你們舍得打嗎?相信每個人都說過自己打孩子的經歷。但是,從現實來看,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常常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打孩子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幾種情況,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1.孩子膽小、害怕、自卑,家長需要打他們嗎?
近日,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癡迷的孩子。然后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后,調查結果如下:
50名癡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后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局》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國家已將手機投進學校,學生減少手機進校園的幾率。英國《每日郵局》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手機電磁場會大大地削弱兒童脆弱的免疫系統,它反過來又降低了兒童對電磁場不良影響的抵抗力。
其實,這只是一種現象,還有家長把孩子們“玩手機”的問題當成了家庭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兒童的近視率已經高達70%,并且逐年上升,幼兒園的孩子近視率也接近40%。孩子一旦愛玩手機游戲,就很難停下來,也很難停下來,這已經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網癮少年”。
你有沒有想過,當孩子們癡迷于手機游戲時,是不是也在尋找機會上癮?你有沒有想過,當孩子們沉溺于手機游戲時,就很難停下來?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一定是在思考游戲上癮?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一次調研中,我就遇到了好幾個孩子,都是沉迷于游戲中不能自拔。他們在游戲里玩,在游戲里遨游,通過游戲獲得快樂。他們用虛擬世界帶來的滿足感,彌補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感。
有個孩子,因為父母工作忙,他初二的時候,開始沉迷于網絡游戲。癡迷于游戲的他,在網上游戲中一發不可收拾,經常玩到半夜一兩點,白天上午也不起床,到了晚上,更是如此。直到他爸爸出差了,這個孩子開始玩游戲,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晚上就抱著手機不睡覺。
如果父母清楚地知道孩子沉迷游戲的背后,并不是因為孩子叛逆,也許他們的行為只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只是他們的方法不對而已。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和父母的關系,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干,就像一只老虎,經常被父母打得無法無天。
他們也不想因為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個乖乖女,可是他們也需要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自己的社交圈。
心理學研究表明:
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歡用攻擊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他們需要父母的更多的愛和理解。
而當孩子已經開始看到父母和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父母其實也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少一點控制欲,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抱怨。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期,才能在叛逆的道路上,一路走得更加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