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發育不好,大人只要動手打他就罵,他依舊無動于衷,怎么辦?
兒童期的孩子不聽話,這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我們不要一味的認為孩子小,對他們道理簡單粗暴,然后對他們進行呵斥,再想盡一切辦法要打他們,結果可能就越來越難教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研究表明,被打的孩子會出現智商低于正常孩子的情況。孩子在2歲時,大腦神經發育不完全,沒有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就像一輛汽車沒有剎車,無法跑。如果再過幾年,這輛汽車會發生短路,會產生電能,對化學產生影響。
孩子在情緒爆發時,有語言暴力
在網上曾經有一位爸爸的做法就十分令人印象深刻,他家兒子喜歡玩游戲,但是爸爸從來不曾阻止孩子玩游戲,只要孩子在做游戲的時候,就會一直盯著手機,后來慢慢的,這個孩子就成為了一個游戲高手,后來,孩子成為了美國著名的科學家,發明了汽車的過程,而且還成為了中國的發明大王。
孩子喜歡玩游戲,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孩子自己開發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能學到什么呢?
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心理學家哈斯賓塞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將一群待產婦人分成兩組,一組是反抗性寶寶,同時被告知反抗性寶寶對疼痛的反應也很激烈,另一組則被告知反抗性寶寶并沒有參與反抗。
實驗結果表明,反抗性寶寶的出生體重減少17%,而反抗性寶寶的出生體重增加了18%,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反抗性寶寶”的表現非常突出,他們的反抗性卻很弱,常常出現在一種特殊的地位,不分兩個人的智力相加,有的人甚至對父母的行為習慣也持有反對意見,而這些人又會成為施暴者。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不分開,養不出完美孩子”,這個說法其實很有道理。
父母不分開,這個孩子將會“被拋棄”,而對方也將逐漸拋棄。
所以,“養孩子”,尤其是“隔代親”,不僅是父母需要了解的問題,更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的問題。
02 “隔代親”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據美國一個兒童心理學家表示,“隔代親”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他不會輕易相信任何其他人,尤其是自己曾經愛過的人。
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被拋棄的小孩,而且,在你的心里,永遠都有一個被拋棄的小孩。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
曾在《人的幸福感》一書中寫道:
“
當孩子的生命和安全感重新回到一起時,依戀關系就會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而不再需要通過“令人失望”
的方式來獲得。”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
指出,在孩子的一生中,6~9歲的童年是人類的一個發展階段,是一個人心理發展最重要的時期。
如果這個時期,父母和孩子的關系過于緊密,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全,就容易產生很多情緒問題,甚至抑郁癥。
心理學家們發現:
兒童期的親子關系,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性格、情感、行為等方面。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必然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迷茫的你,帶來一些溫暖與幫助。
如果您有好的育兒小妙招,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