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孩子不聽話如何管教?
河南有一個孩子不聽老師的話,成績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非常優秀,但是就是在初二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嚴重的叛逆。
孩子在初一下學期的時候,開始輟學,在家里天天玩手機,拒絕和父母溝通。孩子跟他們的溝通越來越少,并且和父母的關系也開始疏遠。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的行為?
1.孩子年齡階段與兒童階段是有關系的。
幼兒階段,孩子處于手、眼、腦的精細運動發展階段,手的動作是最原始的感覺,而且是最原始的觸覺。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大腦神經的可塑性最強,從而有利于孩子的智力開發和認知能力提升。
當孩子在學校里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尊重,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榮譽感和自信心,覺得自己是一個具有不凡的人。這種優越感和成就感讓孩子具有主動性,為了獲得這種優越感和自信心,孩子很可能會選擇不斷地和老師、家長“對抗”,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4.孩子的成長壓力,家長的期待
孩子的成長壓力越大,他的心理壓力就越大。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越高,就會對孩子的行為越失望,越會把自己的期望值強加給孩子,認為他“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非常“自卑”和“沒出息”。
而當孩子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長的期望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大,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厭學、放棄學習、自暴自棄。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從孩子能獨立自主的活動開始,父母應該給孩子充分的獨立自主的機會。比如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學習、生活起居,父母在旁幫助和指導,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不要因為學校的事情和孩子起沖突,導致孩子喪失學習的自主權。
另外,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的心理得到平衡。
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學習任務也不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輔導措施。
首先,耐心地輔導孩子學習。
孩子學習態度不認真、不積極、馬虎隨便應付,往往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任務完成困難。如果家長能夠看到孩子的進步,適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對孩子的失誤適當的寬容,使其意識到失誤的嚴重性。
其次,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孩子在學習時,家長要做到不操之過急,不催促,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有計劃性地安排自己的學習。
學習內容以課本為主,以課外輔導為主,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3、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生活的樂趣,在學習中認識和熱愛生活。
家長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通過興趣找到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方法。
4、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現在的學生都很宅,經常宅在家里,缺少與同伴的交往,因此,孩子就會到很少出去玩,或者宅在家里。
因為他們在家里沒有同伴,所以就會出現一種孤獨感,甚至可能通過網絡尋求心理咨詢,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的人際交往變得更加困難。
5、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
有時候孩子會把學習成績與自我效能相混淆,其實是因為他們自我效能感的缺失。
學習能力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他們在學習上的一種“攔路虎”,只有當他們能從學習中找到自我效能感,才能對學習產生信心。
當然,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比如每天按時起床、聽音樂、堅持運動等等,都能夠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6、用適當的方法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也不可能會學習。因此,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如果孩子有興趣,那么,家長在他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他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