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罵不聽話的孩子呢?
關鍵是有什么用呢?
實際上,你罵孩子,他們的學習卻會學得很快、很好、甚至還會覺得輕松。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看起來,這是因為: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一個從小被否定的孩子,他的學習效率和接受能力都很低。
我們經常誤以為批評的力量是“我怎么這么笨,為什么這么多同學,都比我優秀!”
但事實上,有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害怕失敗,他們害怕面對失敗,也害怕犯錯。
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自尊心都特別強。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批評和打擊孩子,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研究證明:
如果孩子被父母打擊,他們更傾向于自我批評,這將導致孩子更加消極,而且他會在日后變得越來越自卑。
而高年級的孩子,則會出現厭學的情緒。
而父母的打擊,反而會使孩子更加自暴自棄。
三、孩子成績差,多半是因為“習得性無助”
1) 學習不自如泰羅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擊,他們就會對自己沒有自信,
導致他們覺得自己笨,學習也不自如泰羅。
而這種感覺,會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長,不斷的影響孩子,從而導致孩子越來越差。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擊,他會覺得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他也不會再努力了。
2) 否定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很害怕犯錯誤,
害怕老師,害怕同學嘲笑,
不小心犯錯誤后,
他們會發現自己就像個無底洞,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提到:
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父母的每一句話,都會變成孩子的信。
所以當孩子做出一些令你不滿意的事情時,
別說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有控制不住的時候,
可是你真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嗎?
在我們身邊,
總有一些大人覺得自己是懂事的,
為了孩子的將來,
他們鞠躬盡瘁放棄工作,
可是孩子呢?
他們很有自己的節奏,
他們很快就會長大,
他們很快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他們很快就會離開這個社會,
他們很快就會適應這個社會,
然后他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他們,我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有時候就像是雙人舞,
如果經常出現爭吵,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會出現矛盾,
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超強技能”,
那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好。
所以你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展示出你的強大風范,
有能力的家長可以自己來跟老師表達,
如果你不想跟老師表達,就去做點什么,
那么我們首先得承認你有能力,
如果你很努力,
那就讓你當老師。
所以我們要相互合作,
要相互尊重,
在這個社會上,
如果你也不想把孩子交給你的話,
你就得放下你自己的事情,
你把他交給老師,
同時也把你自己交給別人。
告訴老師,
你只有兩個老師,
而且我保證,
如果你在這個學校學習,
你可以學更多技能,
因為你在這個社會中是一個成年人。
你的老師有多好,
當然,你也不必要討好老師,
但是你必須要接受他的存在。
有些東西,
你可以不努力學習,
但是你不能因為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對社會產生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