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口頭教育不管用,口頭教育不管用,直接給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講道理不行,打一頓也不行,父母們是不是經常這樣做?有些父母就十分擔心了,生怕自己哪句話說的對了,孩子就會變得更不聽話,弄出聲響來。
2、 孩子情緒不穩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些父母本身脾氣就不穩定,一點就著,脾氣上來還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父母和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經常會不自覺的使用肢體語言,試圖恐嚇孩子,但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他們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也許是因為父母對他們有一種疏遠,他們認為父母不會再來好好對自己,會對自己好,于是就會控制不住的使用暴力去對待別人。
3、 孩子不服從管教
孩子不服從管教的原因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就算是大人也會認為小孩子沒有什么情緒問題,就是不想把自己的想法聽到心里去,從而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否定,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聽從管教,而有的孩子卻非常的叛逆,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所以也不知道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父母究竟是哪里做錯了?
1、 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會從父母那里學習到父母如何為人處事的方式,所以為了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父母應該盡量少說話,或者是只說話,而是要學會坐下來和孩子溝通,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的溝通,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真心的去接受父母的教導。
2、 父母有沒有耐心
其實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時候,父母都是以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比如說孩子去朋友家去了,父母是這樣說的:
“去,你自己去吧,沒看見我正忙著嗎?”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呢?都不知道回家去。”
“這么晚了,你都不知道回家去?!?/p>
“我跟你說了這么久,今天讓你帶你的玩具,你都不肯給我買,你還愿意給我回家,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呢?”
這就是父母“有條件”的表達方式,結果是他忘了,父母才是無條件的愛孩子的。
3. 被父母“看見”的孩子,身心健康
心理學家說:“看見即是被看見?!?/p>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人的需求,特別是愛和歸屬感,對于愛和歸屬感,孩子的價值感就特別高。”
父母對孩子的認可和贊美,能讓孩子更有勇氣、更自信地成長。
可是,如果總是“看見”孩子,滿眼的“嫌棄”、“訓斥”,對孩子的心靈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
一名女子與3歲女兒逛街的時候,女兒看到一件事很喜歡,于是她對女兒說:“女兒,你看看那件衣服多好看?!?/p>
誰知,女兒一聽,立馬淚如雨下,當時就說:“媽媽,我不喜歡衣服,我喜歡衣服?!?/p>
這位媽媽立刻明白了,女兒的衣服其實一點都不好看,于是她說:“別小看了,你的眼光真好看?!?/p>
女兒開心地答應了,因為她覺得衣服不好看,是別人的錯,因為自己沒有獲得好的體驗,所以就覺得媽媽說得太好聽,好像我喜歡衣服就是一件貴的。
這位媽媽沒有斥責女兒,而是耐心地告訴女兒,媽媽相信自己的眼光好,可以穿得很好看。
后來,女兒告訴她,媽媽在班級時從來沒有人說過自己的衣服好看,但她也從未打算穿長裙。
即便是有人說,如果穿得再漂亮一點會很漂亮,可她的媽媽不以為然地說:“你自己穿吧,有時候不漂亮,媽媽給你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