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歲孩子不聽話,常與家長“對著干”,主要有3種原因:
其一: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自主意識增強,跟家長對著干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像個小大人,他們的心理上有著明顯的變化,他們渴望被尊重和認可,對家長的話也開始表現出強烈的反抗。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了,有些孩子甚至開始頂撞父母,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會感到非常的頭疼,又不知所措,因為孩子已經不再是那個小朋友了。
很多家長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感到非常的無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時期孩子的主要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1.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
隨著身體的不斷的發育,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開始嘗試脫離父母的掌控,不希望父母干預自己的事。
但與此同時,孩子的獨立意識也增強了。當孩子覺得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時候,內心的焦慮會得到很大的緩解,這種焦慮也會從家長們的身上消失。
2.家長們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處于兩個極端,要么是父母的管教過于嚴厲,經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就會讓孩子覺得失去了獨立的感覺,
反而更加依賴家長。
另一個是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當孩子犯錯誤時,不是給予批評而是打罵。所以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簡單粗暴,沒有管束,沒有尊重。
很多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些個人想法,但又不愿意分享。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們總是習慣性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父母們總是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孩子也會因此而厭煩,家長們不妨試試看,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不否定孩子的想法,家長們一定會讓孩子更愿意聽你的話。
你的孩子有叛逆期嗎?你是如何管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