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就打罵使用暴力,孩子犯錯家長就使用暴力教育,這些方法有用嗎?
案例:
麗麗是一位80后寶媽,因為是媽媽,她從小就被父親打罵過,就不好好學習,甚至還想出過殺害父親的念頭。在一次與父母的爭吵后,她決心離家出走。而走出家門后,她更加不愿意學習,經常熬夜看手機,玩游戲玩手機,讓她的父母非常擔心。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母親對她說:你不要想這么多,只要你學習就行了,怎么能跟爸爸媽媽爭吵。麗麗對媽媽說:我恨她們!她們每天都像想生病一樣,整天唉聲嘆氣,整個人看起來都十分的消瘦。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傷害,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因為沒有溫暖的生活環境,所以很容易被童年的苦難所淹沒。
因此,父母應該盡可能的為孩子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要是父母經常爭吵,孩子會變的越來越孤僻,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自閉。
如何才能讓孩子遠離抑郁?
首先要多陪伴孩子,少指責孩子
很多父母喜歡把“我辛苦了,多賺點錢給你”“孩子我把你當人,你就得聽我的話”“我說的都對,你怎么不聽我的話”,這樣的話掛在嘴邊,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以此來緩解自己的壓力。
但是這樣做并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對父母失去信任,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讓孩子看到了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這會讓孩子有一個很深的自責心理,孩子會想,父母一點一滴都不關心我,不關心我,就讓自己變成了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3.不相信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但是現實是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總是用一些“不相信”來打擊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更加不相信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錯誤的一個行為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自我認知。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就否定孩子,用不相信孩子的語言來恐嚇孩子,而不相信孩子的自我認知。
比如說,孩子玩游戲是不愿意寫作業,父母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變得不再愛學習,甚至連作業也不想做了。
父母覺得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孩子還小,所以父母只看到了孩子不愛學習,不關注孩子學習的行為,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的內心感受沒有被看到,他只能通過不聽話來表達。
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然后覺得孩子變成這樣了,所以孩子就會通過這種不聽話的方式來反抗父母。
孩子的感受被忽視了,孩子自然不愿意跟父母說話。
親子關系一旦有了問題,其實也很難溝通,溝通不了,或者是親子關系很好的時候,孩子和父母的溝通都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孩子在家里都是非常的聽話,但是進入到學校以后,在學校里面,孩子和老師,同學的關系都不是很好,孩子的情緒就會出現很大的波動。
有的時候,孩子會說我會主動跟他們去聊天,但是在家里,孩子和家長的交流就會有所不同。
那些許諾的事情,到了孩子面前,總是會出現反而更加的主動,慢慢的孩子的自我的意識就會變得更加的強烈。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太聽話了,以至于現在什么都要聽父母的,凡事都要聽從父母的,孩子不聽話,還撒謊怎么辦?
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二、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要學會控制情緒
其實,孩子的情緒,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無意中做出的決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傷害孩子的舉動。
2.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孩子做錯事以后,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
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多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