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爺爺奶奶可以打么?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不愿意打了,特別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教的。現在很多孩子從小比較嬌慣,要什么都給滿足,特別是老人,不舍得訓斥孩子。
我有一位鄰居,她的婆婆特別溺愛孩子,事事都滿足,孩子開始玩游戲,玩久了,他們就打也不罵,罵也罵不動,孩子經常玩游戲到半夜才睡覺。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長時間如此,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和爺爺奶奶都不是一個人,不管自己了,甚至會和爺爺奶奶頂嘴,不愿意和他們說話,覺得爺爺奶奶管自己太嚴格,有什么事也不和他們說。
看了爸爸的故事,我想到了身邊的真實故事,父母的嚴厲和家庭的溺愛,最終導致孩子眼中的世界觀崩塌。
沉迷游戲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
對現實生活太失望,對自己太苛刻,在虛擬世界里尋求滿足。
有的家長可能是工作忙,有的家長可能是生活太忙,他們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這就導致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游戲。
所以,當孩子沉迷游戲的時候,
家長不妨去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有沒有給孩子提供一些有意義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治愈孩子的最好良藥。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別叛逆的話,家長不妨去找找找找另一半的另一半,或者是找另一半的另一半,以此來讓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
這樣,一來二去,孩子就能從中看到父母的影子,自然也能夠慢慢的反思自己的行為了。
“網癮”這個東西是誰給它上的,這也是孩子為什么要上網的原因,也是孩子防沉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03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高質量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孩子沉迷網絡,往往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就去網上找存在感。
而網絡游戲就給了他們一個尋找的“替代品”。
因此,家長要注意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慢慢地讓孩子忘掉網絡的存在感。
03
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
孩子沉迷于手機,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只能通過手機來打發時間。
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去閱讀,在書籍的海洋中去發現生活的樂趣。
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旅游,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孩子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體會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手機游戲帶給孩子的短暫快樂。
所以,家長要多多引導孩子,帶孩子走出家門,
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多結識更多的人,拓展視野,豐富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帶孩子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讓孩子接觸更多新鮮事物,接觸現實世界。
今日話題:對于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