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聽話的孩子是不是聰明
最近帶孩子外出,總看見他們歡天喜地地回來,走路姿勢非常利索,從頭到腳就沒有一刻消停,而這一點,在家里是極少見的。
有一次,我跟朋友分享了他們家的一段經歷,朋友給我發來了,說他們家寶寶乖巧可愛,連幫都幫他洗得干干凈凈,而且活潑可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讓人哭笑不得。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朋友說,每次聽到這里我都暗自感慨,這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是個特別聽話的好孩子。不過,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
孩子不愿意坐下來,每次都要我催促,問:“你要快點,這樣才可以吃飯。”
孩子的興致勃勃,從最初幾次聊天,逐步過渡到吃飯,甚至是睡覺。可每次我都會如臨大敵,毫不留情地搶著問:“為什么?你會這樣做嗎?”
孩子只好轉移注意力,渴求媽媽的關注,想去找爸爸玩,結果媽媽不理他,他索性就跑去找媽媽。媽媽回來后,他看到媽媽沒有如約而至地和爸爸親密地看著媽媽,又傷心又委屈。
其實孩子黏人的行為背后,是他內心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所以才會想要黏著媽媽。而且他看見媽媽后,會很害怕、很緊張、很傷心,因為他一直都是被媽媽照顧著的。
事實上,孩子黏人,只是一種依戀關系的表現形式。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陌生人焦慮”。
指的是,孩子對陌生人的依戀,會促使孩子想要親近對方。孩子的依戀關系,主要是來源于家庭中父母的影響。
人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有恐懼的,孩子的依戀關系是有一定程度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家庭中父母的安全感缺失,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家庭中沒有辦法安心踏實。
父母如果長期處在情感關系緊張的環境中,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那么就會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種不良的情緒。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如果沒有得到,就會感覺非常失落,他會希望與他人建立”情感”關系。
其次,孩子的依賴關系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在長大后,依然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適應環境,那么他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缺乏自信的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于陌生的人或事就會感到害怕,害怕與人交往。而這種行為,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孩子的社交能力差,究竟會對孩子帶來哪些不利的影響呢?
1、無法適應環境
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應該由父母帶著,但是父母并沒有能力去保護孩子,因為父母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是孩子在三歲之后,就開始出現”社交危機”,就是孩子的”社交恐懼”,這也是為什么孩子會出現”社交恐懼”的原因。
2、內心自卑
孩子的內心,是極其敏感的,他們會一直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的成長環境是父母營造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孩子的性格。
3、缺少安全感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很在乎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父母對待自己的態度,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卑,孩子想要保護自己的內心,但是內心深處是害怕的,對父母是怨恨的,所以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
4、性格會變得孤僻
有些孩子在內心深處,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對于父母的依戀是非常的低的,他們會覺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就會逐漸的變得很孤僻,而且不敢和別人交朋友,內向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
以上便是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在孩子處于安全感的狀態下,不要隨意去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