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些讓不聽話孩子聽話的話。那么在孩子3-4歲之間,我們會經常說一些讓孩子聽話的話。有些家長,就會比較喜歡說一些嚇唬的話,比如“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不聽話,你就不要媽媽了”等等。
因為有些時候,是隨口說說,也可能是真的,孩子會不愿意聽,但又有些時候,孩子的接受程度有限。
嚇唬孩子的話,很可能是家長自創的,雖然是一種語言,但是是出于一種教育目的,很有可能是家長自己內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對孩子的關注。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讓孩子聽話的話,其實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聽話的孩子會給你更多的安全感,因為他們知道,不管你說什么,在他們的心里,始終都有他們可以依靠的地方。
2、尊重孩子,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大,一不小心就會讓孩子情緒失控。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完全聽不進去家長的話,你可以看看他的朋友圈,或者找他的同學跟著他玩,他們都是這樣的人,他們只是在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想法而已。
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
其實孩子的青春期叛逆,也是教育的好機會。
有調查研究表明,從七歲到八十歲,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如果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接受孩子的做法,就容易導致孩子與父母的矛盾沖突。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渴望被父母尊重,也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
孩子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一定不要去反駁,而是要尊重他,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去思考,去表達,去成長,去改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沖突越來越少,一家人越來越其樂融融,孩子的叛逆思想也就不會那么強烈,自然就不會那么叛逆了。
(2)、給孩子更多的愛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愛,也許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女兒的班主任工作很忙,經常要加班,回來以后也很少交流。在家里的時候,她還要去做飯,干家務活,照顧弟弟,所以,每當我看到她干活累了,幫著弟弟時,我就很欣慰。
女兒在家里的時候,我會經常夸獎她做家務活的認真,作業做得很快,練習舞蹈動作很漂亮等等。
而我的這些贊美,會給她的女兒帶來自信和溫暖,增加她的自信心。
這樣,女兒看到了,自然而然就愿意做家務,當她做家務活干好的時候,我會夸她的好習慣。
如果,我夸她謙讓和善良,她會更樂于助人;如果,我夸她勤奮好學,她會更加勤奮努力;如果,我夸她愛護環境,她會更加珍惜愛護自己的環境。
一個孩子的未來,不在于優異的成績,而在于上進、積極進取。
我們總是習慣把贊美孩子“聰明”“漂亮”“高學歷”“有禮貌”,但其實,這只是我們對孩子滿滿的夸贊。
當孩子沒有做好時,我們會責備孩子沒禮貌,其實,更多的是我們的指責,將孩子推向深淵。
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失望,
這本身就像一座大山壓垮了一個孩子,如果他還有勇氣繼續向前沖勁,那他的內心就像一潭死水。
愿望是美好的,也是現實的。
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和愛,讓他意識到,無論何時何地,父母的愛都在。
作者的青春期親子專欄作家麥家,曾經在他13歲兒子的青春期與兒子“約法三章”時,用了“約法三章”。
他將青春期的兒子約法三章分為兩部分,其中包括:
第一部分,給予兒子足夠的尊重
尊重孩子,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