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不聽話怎么教育孩子?這是很多父母的思考,有些家長對“棍棒教育”認為孩子是需要和長輩對著干,而這種教育方式一旦出了問題就會越對孩子影響越大,甚至導致孩子越叛逆。也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是不聽話,如果棍棒教育能夠讓孩子變得乖巧聽話,其實并不完全對。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
1. 這個時代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隨著思想的不斷進步,人們慢慢認識到了,“孝順”對于人們來說是可以看見的,不孝順就沒有別人家的孩子那么的討人喜歡了。就連孩子也可以看到,父母在外打工掙錢很辛苦,也舍不得花時間讓孩子吃一點苦,這給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養成都是無可厚非的。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看到了孩子驕縱的一面,總是打擊孩子,最后導致孩子變得叛逆。
2. 當代社會的誘惑太多。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環境,我們總是習慣于避免孩子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手機,特別是手機。有的父母在小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打擾自己,總是給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把手機當成“玩具”。可是這種行為是完全不可取的,孩子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是難得一見的,父母不應該因為一時的疏忽,而讓孩子沉迷手機,甚至沉迷于手機。
3. 孩子沒有足夠的自控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可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往往很難抵御誘惑。孩子們做事情都很難自控,父母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在孩子面前就需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并且制定規矩,讓孩子明白玩手機的危害。
《弟子規》中說“父母呼之欲出,信其所以然”,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終,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們不能只有玩手機的習慣,卻要求孩子少玩手機。
當孩子開始沉迷于手機,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1. 父母以身作則。
想要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習慣,父母就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要玩手機,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特別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不要讓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不良習慣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2.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很多父母,一邊要求孩子少玩手機,一邊自己沉浸在手機里不能自拔,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
父母應該多看看書,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3. 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
孩子沉迷手機也是如此,父母應該豐富孩子的生活,在周末節假日陪孩子去公園、動物園、親子活動等等,讓孩子發現除了手機以外的樂趣,這樣的生活會比手機、網絡更加豐富多彩。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成長。
03 給孩子立規矩,合理使用手機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要是沉迷于手機游戲,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有多大?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玩手機,沒少玩,也沒耽誤學習。為了讓孩子從手機游戲中走出來,一直在家長的監督下戒掉手機,沒想過一段時間,孩子又偷玩手機了。
如果任由其沉迷在手機游戲中,很可能會出現意外。
去年12月,四川樂山一名15歲的男孩因沉迷手機游戲,和父母發生口角,就揚言輕生。所幸被及時發現,男孩被救下來。
長時間的放縱,讓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中無法自拔,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而孩子因為手機游戲的影響,容易情緒失控,一旦沉迷于游戲中,就會為了滿足游戲的成就感,走火入魔,完全喪失理性。
那么,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呢?
智能手機影響兒童健康
智能手機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孩子失明或者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傷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見為實的。另外,沉迷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煉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孩子沉迷手機,不僅會導致孩子的體重減輕,而且還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孩子的大腦發育會受到影響,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呢?
1.父母以身作則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王金戰說:“爸爸媽媽,不起,是我打擾你們了!”
一個孩子連最基本的做人標準都不知道,哪怕說得再好也是白費口舌。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低頭族”,又怎么能奢望孩子不沉迷手機呢?
要知道,“國民才女”武亦姝的父親老爸是清華畢業的,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條件一定是與普通家庭的孩子比較差一些。
但沒想到,父親卻和他的媽媽說,“孩子肯定不會玩,我們也不會給她手機玩。”
當然,這話一出,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反思,對于孩子來說,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放下手機,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孩子怎么可能會沉迷于手機呢?
面對父母玩手機的問題,很多家長采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