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說話打他就打他!
最近,一個“特教老師”問道:你為什么總是罵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另一個“特教老師”對我說:你說我干嘛要打他呢?
看著這位媽媽,我好心疼她。
我只知道她不開心。
前不久,在外面吃飯時,碰到一位寶媽說起一件事。她一臉嚴肅,像在對領導說,我和兒子相處時總是有些不開心。
我問她,你是不是有什么累的事情。
寶媽一臉苦笑地說:“我兒子個子高,脾氣大,喜歡打人,而且還經常撒謊。”
我相信,如果我當初聽到這位寶媽這樣說,會有些什么樣的感受。
我想,這位媽媽可能不會選擇理智。
而是習慣性地責備孩子。
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會覺得自己夠不著外面的東西,會偷拿著父母的錢去打別人,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不想打別人,因為打別人的人會覺得丟臉。
實際上,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只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做什么都錯,那么這種做法,只會讓他在人群中容易被大家排斥。
第四種:既向父母提要求又滿足自己的愿望。
有些孩子很渴望“被關注”,尤其是男孩,他會通過向媽媽提要求,從而達到自我意識的成長。
比如男孩想要一個玩具,而媽媽不給,就哭鬧。
其實,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但父母一定不要把這種現象看得太重,也許孩子只是在試探父母,如果父母要他做某件事情,一定要事先和孩子說明情況,不要敷衍了事。
別只看表面,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不會成為一個懂事、乖巧、孝順的人,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比如二胎政策,在大多數家庭中,如果二胎的年齡比老大的年齡大,就意味著要二胎。
如果父母不提前對孩子的智力加以開發,那么孩子只會越來越笨,越來越笨,這樣下去,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的未來,那就必須要先做好人。
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做,該說的道理都會說,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是鳳毛麟角。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答案其實并不是父母和孩子想的那樣,特別是對于那些正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們來說。
因為學習和游戲本身的樂趣就是這種,他們擁有著比學習更有趣、更好玩的東西。
他們會覺得學習內容枯燥乏味,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情。
孩子的認知需要不斷地被刺激,他們會覺得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如果學習過程讓人痛苦,那么他們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
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喜歡老師,對教師的情感、態度是很大的,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對待學校的態度。
老師喜歡自己的孩子,那么老師自然對孩子也會更加喜歡。
比如說,孩子喜歡老師時,會對他微笑,那么他學習的態度也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并積極地對待老師。
3
孩子的習慣是很寶貴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如何利用好孩子的習慣,讓孩子學習成績變好,是每一個家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