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人前不聽話怎么辦?
記得在小時候看過這么一句話:“大人們總喜歡在人后側逗留,如今,我們總是希望把最惹人生氣的事情趕出去,這樣就可以免得被父母訓斥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有著同樣的疑惑,那就是孩子年紀小小的,為何不聽話,為何老是不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很多家長的心中,孩子還小,沒事干,等到他們年紀大了自然就會懂事了,其實不然。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在其著作《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提到:
“兒童在學習言語之前,需要經歷兩次“不聽話”的階段。
其一,前兩次“不聽話”的階段,就是他們進入“語言敏感期”。
在這一時期,孩子會主動說一些家長可能并不了解的、并且難以理解的話。
其二,在“語言敏感期”的階段,會有一些“說不”、“愛頂嘴”、“愛抬杠”的表現。
此時,父母千萬別著急,要多理解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關愛,積極回應孩子,這會給孩子帶去很大的安全感和力量。
其三,有了“愛頂嘴”的孩子,父母的教育變得更輕松、更有效。
要知道,“愛頂嘴”是孩子成長的標志,父母如果總是一味地禁止孩子“頂嘴”,他們的頂嘴行為,會漸漸地成為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正是由于他們有了“愛抬杠”的勇氣,他們既不想抬杠,也不認為父母的意見是“雷區”,這樣一來,在今后的“愛抬杠”行為中,他們會更傾向于利用這一點來保護自己。所以當然,在需要遵守規則時,我們也要告訴孩子,你可以提意見,但你不能蠻橫,你需要遵守規則,只有這樣的話,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才有可能有更好的辦法。
第三個“叛逆期”:12歲~ 15歲
我們通常把這個階段稱為青春期。這個時期, 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學校, 接觸到成人的世界, 會產生一種“我終于長大了,我是大人了”的感覺, 我覺得自己是大人了, 我做主了,我終于可以不用像爸媽那樣,每天聽父母嘮叨。這時候孩子特別渴望獨立,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渴望獨立, 又十分渴望自己被父母看到, 他們既渴望自己被父母認可, 又對父母的意見不解體, 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 這時候 孩子 特別喜歡對父母說“不”。
因為孩子對于外界的認識不夠全面, 所以, 特別容易受到父母的責罵, 孩子有時候會很生氣, 這種情況下, 孩子的自我意識剛開始萌芽, 孩子對于獨立的自我有了迫切的需求, 他們喜歡通過否定父母證明自己的價值。
此時, 如果父母總是不分青紅皂白, 給孩子貼上“不聽話” “不好”的標簽, 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會發展得很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 , 孩子就會開始自我否定, 開始否認自己的存在, 甚至認為,自己的存在就是不重要的。
此外, 父母經常翻舊賬, 因為自己的壞習慣, 已經觸及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而這樣的方式, 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 從而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 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糟糕的, 就是很笨的, 就是那些不如人的。
而且孩子的自我評價還會影響他們的性格。 如果父母經常打擊孩子, 那么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遇到困難的時候, 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比別人差,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 卻還不如那些一般的孩子。
第二, 孩子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不如別人, 別人因為自己差勁, 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會產生自我否定, 一蹶不振。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變得敏感, 自我否定,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成長 。
第三, 孩子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對父母充滿怨恨。
有心理學家指出, 這些孩子常常受到父母的忽視, 比如有的父母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就不去關心孩子的學習, 甚至 有些父母為了沖著孩子發火, 就會對孩子產生 “ 拋棄” 的感覺, 這會讓孩子感到不被愛 。 有的父母就經常性的發脾氣, 對孩子又打又罵, 打完就后悔。 孩子有時候不是不聽話 , 他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注 。 如果在這個階段, 父母的教育方法 , 或者是跟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 , 那就特別值得父母反思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