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氣不打一處來,甚至動起了手。可這樣,不知誰對你的孩子有這樣的情緒。有時候,只要看見孩子不聽話,這就是他的“真實情緒”,如果有人還覺得他是個壞孩子,你會生氣嗎?
經常會遇到一些案例,比如說孩子做作業磨蹭、不愛思考、成績墊底、突然不愛學習、不肯寫作業……如果你和他的感受經常處在一個對立面,且持續一周以上,那這個孩子一定會變得敏感、多疑、多慮、不愛交朋友、容易自卑、學習不主動、生活上不自律、情緒化、不善于與人溝通等等。
當然,真正的教育孩子,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自我修煉的過程,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更好的人格修養,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只有如此,孩子才會在一個個被管教好的同時,塑造出更好的品格和技能。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沉溺于手機呢?
其實啊,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孩子可以用它來玩耍,手機只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載體,如果父母不能有效管理,手機就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那么,父母到底應該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玩手機呢?
這里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個方法:溯源書單
。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
手機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它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玩具。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都用在了“看電視”、“玩手機”、“看書”上,那就不叫“電子產品”了。
對于孩子來說,被認可的東西,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們小時候,喜歡吃糖的時候,父母總是會說“糖糖太苦了,吃得比糖大”,而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我們想要孩子不被拒絕,首先要先去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其次,多陪伴孩子,和他一起玩耍。
比如陪孩子一起做游戲,一起做手工,一起看繪本。
孩子做家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說“我不想工作,你幫我做吧”。
但是父母真的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不能用一個固定模板去要求孩子。
孩子成長需要陪伴,也需要父母的陪伴。
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愛,和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介紹了90后媽媽,加利福尼亞大學
發展心理學家 阿德勒
(ID:ergymangyman),美國知名心理學界的資深心理咨詢師,10年環球心理領域的咨詢經驗。
涵涵嘉賓
心理學碩士
家庭治療師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執業臨床心理學碩士,心理治療專業
首席咨詢師
美國的執業臨床心理學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