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處不聽話,不講規矩,任性,且愛頂嘴,并且經常會犯錯誤,如果父母管得過嚴了,孩子會采取對抗。
如果父母管教不得,那么孩子會進入叛逆期。如果父母不管得嚴一點,孩子會因為逆反心理,他們會更加的“變本加厲”,而且還會用“叛逆”來表達自己的反抗情緒。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朋友家的孩子小杰正值青春期,看起來是個“小大人”,可是卻很容易和父母頂嘴,無論爸爸媽媽說什么,他都要頂幾句,父母不哄他,他就一個人在那里掉眼淚。
其實,他挺“乖巧”的。但是父母說的每一句話,他都是放在心上的,并且每次都會對著干。如果父母讓他做什么,他都會說“不”。
例如,想讓孩子不要玩手機,他就會說“不行,現在這個機會很難得”。
他知道父母很愛他,也知道他愛自己,所以他也不會有任何反抗。
但是在父母強勢的打壓之下,孩子會變得更加的叛逆,認為自己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
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階段理論中,3-6歲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也就是說孩子的思維就是運算和推理,他們沒有邏輯思維,所以對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
但是如果一個3歲之前的孩子家長就能夠尊重他的認知,在信任的基礎上再去給他解釋利弊,孩子就會更加的信任父母,就會有強烈的自我滿足感。
這個階段,我們是為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那么,我們就需要先平等的去對待孩子。
如果我們用命令的方式,孩子就是不愿意接受,那么,我們就要放下父母的權威,采用溫和的方式,去跟孩子商量,同時滿足孩子的需求。
比如說,當孩子想要看手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溫柔的語氣去跟孩子商量:
“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看手機,但是時間已經很晚了,現在媽媽要睡覺了,明天再看吧,或者明天媽媽再給你買一個,好不好?”
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趕緊去睡覺!”
正確的說法是:“寶寶,你想再看多久,我們都說好了,但是到睡覺時間了,你是想再看,還是再看10分鐘?”
當孩子聽了以后,可能會選擇馬上睡覺,但是第二天你會發現,他遲到的概率其實并沒有那么高,因為對于一個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記憶力是最為活躍的,如果這時候你再讓孩子把手機收起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不妨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讓孩子知道,其實沒什么事是絕對不可以玩手機的,如果真的想要看,要看完這集動畫片,或者自己去睡一個小房間,等等,剩下的事情可以做完再看,這樣下次的時候,孩子會想盡辦法去做。
3)
當孩子說了不想上學時,你會怎么做?
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先冷靜下來,這時候可以用一種更加理性的方法去和孩子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后再針對性的解決問題,讓孩子明白只要按照約定的步驟去上學,就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對于這些應對方法,家長們只要準備充罐子,一定要想辦法運用到孩子的實際問題上,很多家長只有重視孩子的實際問題,才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如:
1、 讓孩子從幼兒園入園開始,家長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引導孩子去面對去面對,自然也就不再會有那么多的負面情緒了。
2、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多關心孩子內心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不至于時刻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孩子內心的需求是家長給予的,而不是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