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對于不聽話孩子的評語,確實讓人難過,但是這種“外人”對于孩子來說,就有力量了,他們的行為會被周圍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不聽話可能只是因為與“外部世界”的發展格格不入,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外在表現。
這個時候的孩子大多是和“聽話”不一樣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父母們要是逼著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孩子肯定會“反抗”,所以選擇和“聽話”相對的方法就是冷處理。
一、什么是冷處理?
所謂冷處理就是在被別人帶著走的時候,先帶著孩子離開現場,讓孩子平復情緒,也就是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冷落,不能讓孩子因為怕家長而感覺到被冷落。
冷處理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冷靜下來,耐心地尋找原因,鼓勵孩子跟家長講述,同時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誤。
建議
:一旦孩子有這種表現,父母就要先跟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孩子一起分析是哪里出了問題,是知識欠缺還是道德、還是其他的毛病,再慢慢地糾正他的行為,幫助他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很容易沖動,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調整情緒,告訴他打人是錯誤的,這個是不對的,以后不要打了,但是到了第二天,孩子還是要打人時,父母就可以適當地告訴他,打人是錯誤的,是不對的。
而不是在孩子打人時,父母大聲吼罵,甚至威脅,不允許他這樣做,然后繼續動手打人。
有的父母可能會問,孩子打人真的不對嗎?
打人是不對的。
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行為中,找到行為背后的動機,教會孩子正確的行為,也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對的,是不好的。
3
不要用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
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父母的行為。當父母看到孩子打人時,如果反應太激烈,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會覺得打人是自己的“小把戲”,也就更加打人。
因此,父母在發現孩子打人時,不要因為孩子的行為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就馬上制止,讓孩子不要打人,不要在家里打人。
而是應該用懲罰的方式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可以選擇給爸爸、媽媽打,打人是不對的,但打人不對。
還有一些孩子,平時父母一批評他,就開始哭泣,并且大聲反駁:“打,打,打,打,打!”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尊重,否則會導致他們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變得敏感自卑。
所以,作為父母,面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一定要理智對待,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暴力教育。
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避免以暴制暴。
2、提前告訴孩子打人的危害。
3、和孩子做一個約定,明確什么是可以使用的,什么是不可以使用的,比如父母可以用獎勵的方式懲罰孩子。
4、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保證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父母也應該表示自己的想法,并且立刻制止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理解父母的用心。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打人的行為而對孩子大吼大叫,讓孩子因為害怕而不再打人,會讓孩子的自我認知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