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多的小孩子不聽話,家長無奈之下,便失去耐心打罵了孩子,并給了孩子兩塊錢,讓孩子給外公外婆帶幾天。
吃了晚飯的時候,他的媽媽發了瘋似的質問他:
“你為什么不早點休息?”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怎么又把手機拿出來?”
這一頓數落下來,他直接離家出走了,留下媽媽在原地愣住。
后來,警察找了一下午,這才在火車站找到他,這才知道他丟掉的手機。
原來,他之前跟媽媽的溝通方式出現了問題,媽媽常說,每次跟孩子好好溝通,他都會用不愛聽的方式來應對,甚至還會用離家出走來對抗。
孩子媽媽說,他跟媽媽的溝通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命令式的,什么都要拒絕,否則就會出現要離家出走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和父母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系。
在孩子的眼中,他們是很想跟媽媽好好溝通的,但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溝通方式,所以慢慢變成了叛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7-8歲,自我意識萌芽階段
7-9歲的孩子,開始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并且渴望著獨立,開始逐漸地形成自己的小主見。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思維方式上,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但是,行為上,又常常出現矛盾。
矛盾的關鍵,就在于,孩子渴望獨立,不愿意與父母過多的交流,同時又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方面,他們更需要父母對自己進行關注,同時又渴望父母能夠全身心的陪自己玩耍。
另一方面,孩子內心矛盾的增多,而父母又沒能給到孩子有效的陪伴,就容易導致孩子內心矛盾的激化,從而導致孩子的心理疾病。
父母要明確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心和引導
青春期,無論對于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對于孩子們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父母如果能夠及時關注孩子的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孩子們就會很快地從叛逆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另外,父母如果能夠在孩子叛逆期間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教育,孩子們就會得到更好的成長,這也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做的事情。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