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把他送哪里教育?這個問題,父母們還真是不能有太多的時間來思考,很多家長或許都因為沒有太多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但實際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卻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總是有很多父母和孩子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產生分歧,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溝通不暢造成的。如果在溝通的時候,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從一開始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一個榜樣,也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和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中慢慢的學習和成長。
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先冷靜一下,找到問題的根源,再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這樣孩子也會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慢慢的就會和父母相處的越來越好。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其次,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不要急著去指責孩子。
孩子年齡還比較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孩子卻有了自己的認知,父母要去思考孩子犯錯的原因,這樣孩子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錯誤,進而去改正錯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總是覺得自己是父母,所以不需要去和孩子交流。這樣子,孩子也會覺得父母和自己是一樣的,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
最后,做一個傾聽者。
作為父母,要想給孩子尊重,就要學會傾聽他們。而傾聽,是一切的溝通方式。那么,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以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在我們家,可能從來不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因為我們認為孩子說的都是一些大道理。但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有的孩子說上初中的時候,自己和同學們關系非常好,現(xiàn)在的關系不好,兩個人真的特別希望互相幫助,但是有時候卻不知道怎么辦,怎么辦呢?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孩子,孩子會感覺到父母是愛自己的,父母的支持會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自己是有力量的,是值得被愛的,當他的能量被滿足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處理和父母的關系上,這樣的話,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
那父母怎么才能讓孩子學習好呢?其實很簡單,父母在這四個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個方面,多陪孩子玩,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父母需要多陪孩子玩,這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將來他能否獲得更多的自我認同感和能力,都非常關鍵。
第二個方面,父母要多和孩子玩游戲,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在現(xiàn)實世界中,待遇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互動游戲,比如說把孩子看電視,玩游戲,但是,要多陪孩子玩一些孩子喜歡的益智類游戲,孩子就不會想到手機了。
第三個方面,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玩。
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但是,父母要經常帶著孩子一起玩,這樣孩子就會把玩手機的時間忘記手機的。比如說,可以帶孩子出去玩,跟孩子一起玩沙子,跟孩子一起玩石頭,慢慢地,孩子就會把玩手機的時間忘記手機。
第四個方面,父母要做好榜樣。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而不是說教。孩子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模仿父母,所以,父母要做出榜樣,多陪孩子玩耍,讓孩子在玩耍中得到鍛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反抗,會更加叛逆。
第五個方面,我們要多陪伴孩子,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都和孩子處于斗爭狀態(tài)。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容易把孩子與自己對抗,孩子也會與父母對抗。
所以,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手機放在一邊,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自律,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
還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和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感受溫暖,他自然就會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學習上。
第六個方面,我們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很容易沖動,還喜歡做一些過激的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那么就要自我反思,是不是平時在家里太過于壓抑了。
只有自己想通了,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能控制住自己,或者發(fā)脾氣,然后才能把控孩子,幫助他走出困境。
第七個方面,學校的原因,孩子不喜歡老師,或者在學校被孤立。
如果是孩子在學校受欺負,那么就要及時和老師溝通。
讓孩子在學校可以好好學習,但是回到家以后,孩子還是不能好好學習。所以我們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在學校的時候,我們盡量不和別人發(fā)生沖突,盡量避免因為一些小事而影響到孩子。
我們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復雜化,家庭關系的不穩(wěn)定,生活中遇到的壓力和困難,都會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們的孩子能把自己的錯誤控制在一個小范圍內,那我們就不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