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打嗎?
看了很多家長在“打罵”和“體罰”、“禁止”之間尋找平衡點,但多數家長都不明白,打不打不聽話,打了孩子也很難下次不發脾氣,但孩子還是屢教不改,還是無法改變。
家長忍不住崩潰,卻很容易失去理智。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即使家長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孩子也會感到不被尊重。一旦家長不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為自尊受傷。
但我們做為家長,教育孩子不能指望打罵,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
比如一個孩子在吃晚飯的時候,突然把飯菜灑在地上,把地擦得滿地都是。
而當孩子收拾好桌子后,卻發現地面上的飯菜變得很臟。
你頓時火冒三丈,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委屈地將飯菜拿著放到地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動作慢,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有收拾好,或者是做得不對。
如果你向孩子傳遞了不好的信號,可能會導致他朝著不好的方向去發展。
孩子的成長有一個過程,家長是不容易的,家長需要在這條路上不斷地調整、學習,當孩子有好的行為,一定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如果孩子只是調皮、不愛學習,家長就要注意了。
01
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實際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會讓孩子變得無所適從,甚至形成“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讓他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在學習上越來越沒有信心。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學家做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的,他用狗做了一項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覺得難以忍受,開始呻吟和顫抖,不再試圖逃避,但狗最終還是絕望地被電擊,沒辦法逃脫只能選擇了逃走。
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在教育中,我們常常說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勇敢和自信,不要對孩子說“你看你很勇敢,一點也不怕困難”。要明白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學習的。
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要讓孩子體驗學習本身帶來的成就感,這樣他才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而自己主動愛上學習。
《小舍得》的劇照
有一期節目里,歡歡在早教中心的表演,在舞臺上表演了很多專業的舞蹈。歡歡很喜歡彈鋼琴,但是因為被老師批評,因為被老師罰了很多堂課,歡歡無法接受,選擇了跳樓自殺。
她是一個妥妥的學霸,在學習中一直很自信,可是因為一次考試,她只考了59分。歡歡媽媽看到孩子受挫以后,沒有給孩子過重的壓力,而是選擇鼓勵孩子,她說歡歡的每一次考試成績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她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她不認可孩子的努力,于是就說:你這次的表現已經很好了,但是要想追上這次的成績也很不容易,如果下次再努力一點,你的成績就能上來了。
歡歡很聰明,卻不喜歡這樣的媽媽,在這樣的壓力下,歡歡最終選擇了輕生。
我們看到這些,就不難理解父母此時此刻的心情了,父母的心里都是非常著急的,生怕孩子因為心理的抑郁,影響到學習,但是孩子就是不想去上學了。
在孩子產生抑郁情緒的時候,其實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心理的抑郁情緒,所以父母的錯誤的方式可能是,不允許孩子釋放出來,覺得孩子太累了,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幫孩子疏導,如果幫助孩子疏導的話,可能孩子就能夠從抑郁情緒中走出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愿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