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教你三招教你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正版圖庫
小天家來了一個二胎,因為家里兩娃剛剛進入兩歲,還沒有自己的意識,所以,當時夫妻倆也沒在意這個問題。可是到了第一個星期,突然有一天發(fā)現(xiàn)二寶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大寶偷偷把弟弟的玩具摔壞了。當時家里人都急瘋了,趕緊帶著大寶去找,結(jié)果,小天手上的玩具還是壞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shè);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guān)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面對弟弟的哭鬧,父母依然沒有什么辦法。最后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好玩的玩具,然后把大寶抱起來,讓他的身體和小手互相搖起來,可是,這個玩具壞了,給他再買新的,他又哭著要再玩一會兒。媽媽看見自己的大寶又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就知道一定要把他抱起來,一定要多給他力量。抱起來的時候,孩子的情緒馬上就恢復了平靜。當時,她才意識到,當時的大寶并不是因為沒有注意力,而是擔心哥哥會哭鬧,哥哥太吵鬧而引起了弟弟的反抗。
于是,媽媽就把大寶抱在懷里,讓大寶自己看著大寶,很快他就睡著了。當媽媽再次把大寶抱在懷里時,大寶又撲通地哭了起來。
同樣的,我也是這樣,對孩子發(fā)脾氣了。但有時實在忍不住了,就“厚著臉皮”叫孩子。我把他抱在懷里,看著大寶哭,我心里的無名火蹭蹭蹭蹭蹭蹭蹭蹭往上冒。我既氣憤又束手無策,更束手無策。直到我意識到,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影響。
01 媽媽發(fā)脾氣,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發(fā)脾氣,對孩子的成長有什么危害呢?”我在知乎上看到過一篇文章《“孩子發(fā)脾氣時,家長應該怎么做”》,這是我的一個看法。
文章說到孩子發(fā)脾氣時,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什么孩子發(fā)脾氣會有這么多的負面影響,而孩子卻沒有這樣做呢?其實,仔細一想,這些錯誤,真的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1. 父母脾氣大,對孩子的影響
經(jīng)常發(fā)脾氣,會讓孩子處于一種不安全、不安全、沒有信任的狀態(tài)。而且,孩子的負面情緒大多時候都來源于父母,父母有什么樣的行為,孩子也會有樣的行為。
如果父母經(jīng)常發(fā)脾氣,孩子的脾氣就會變得暴躁、易怒,學會了用發(fā)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而這樣的情況也會使得孩子容易出現(xiàn)一些消極的情緒,變得暴躁、易怒。
2. 家長的教育方法
家長自身性格暴躁,經(jīng)常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很容易將孩子的負面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而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讓孩子變得很不自信。他們會因為父母的打罵而變得膽小怯懦,甚至會為了逃避責任,變得懦弱。
3. 家長的不信任
雖然是父母的責任,但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卻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信任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的不信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覺得自己非常沒有用,所以更加不自信。
4. 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的教育是自己的事情,與自己無關(guān)。所以他們不懂教育孩子,認為教育孩子就是教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畢竟還小,很多東西都不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會選擇一些電子產(chǎn)品作為獎勵,讓孩子的積極向上的成長。
孩子不應該完全信任父母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出于一片空白,從來不會去詢問孩子的意見,不知道孩子到底喜不喜歡,孩子在想什么,家長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為什么家長不知道。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在心里暗示家長,就算自己的思想不對,也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家長根本就不懂自己,他們根本就不關(guān)心自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就不關(guān)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家長一味的去做一件事情,都不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孩子就會感覺很難受,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也會感覺到很壓抑。
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家長不能只靠自己去調(diào)整,要學會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努力改變,而不是用暴力去壓制,孩子在學校受挫的時候,需要陪伴,給孩子支持,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肯定。
找找一個有共鳴的點,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就好了。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在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當孩子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家長也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孩子。
如果親子關(guān)系不和諧,父母就不要過度窺探孩子的隱私,要相信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夠有效溝通,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理解和愛來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
當父母與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后,孩子一般不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因為他們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家庭的日常生活,可以在融洽的氣氛中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