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大人發瘋,孩子不懂事大人發脾氣大人發怒。
生活中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我們以為這是“不懂事”的鍋,其實不然。
孩子不聽話,家長發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自我意識發展
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他們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他們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獨立的大人。
孩子的探索欲和創造力越發地增強,也有越來越多的想法和行為表達。
如果大人允許他們的探索,那么他們就會開始自己探索,而不再會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去獲得父母的幫助。
如果父母阻止孩子探索,那么他們就會感到焦慮和不安,覺得自己的空間被侵犯了,因此變得魯莽,沖動。
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自由空間,那么他們的表現也會更好。
2、好奇心越來越強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探索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好奇心也會越來越強,他們會對各種事物有不同的想法,他們的喜好也會不同。
對孩子的行為,不要直接否定,而是從正面引導,讓他們了解到更多的事物,認識到世界更多的奇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同時,因為這一階段,孩子也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怎樣才能活得更好,有更多的可能性。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概念:孩子們只有在感受到被尊重的時候,他們才會愿意聽父母的話。
而在尊重的基礎上,孩子也更愿意去聽別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聽從父母。
比如,孩子不想寫作業,被媽媽看到狠揍了一頓。
孩子說:“我知道寫作業會挨揍,但我就是寫不完,等到睡覺時間,我再寫吧。”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建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做選擇,不過你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但是這種建議不是父母想要的,他們也不愿意接受。
孩子不喜歡學習,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學習的能力并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而且,這種做法還容易引發孩子的抵觸心理,使得孩子更不愛學習。
孩子不想學習,父母就要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讓他們更愿意主動學習。
3、設置底線,學會對孩子說不
孩子畢竟還小,對很多事情的判斷能力還是有限的,有時候他們還不懂得如何去辨別是非,父母就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教育,給孩子說不的理由,但是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程度,
不要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4、適當放手,學會相信孩子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只會激發起孩子對父母的不滿,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后,父母適當的放手,學會對孩子說不,
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而且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這樣一來,孩子會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導,他們也會更加的愿意和父母溝通,相信父母會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然后父母也能夠理解他們的行為,并且會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才能夠使得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千萬不要以愛之名控制孩子,控制孩子的思想,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會更加加深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同時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父母也不會思考孩子的感受,只會覺得自己是在教育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
因此,父母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孩子都是喜歡看到父母的優點,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