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了還還手,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近日,揚州一位5歲的小男孩突然用長矛對爸媽說“我爸最近總是為小事對我動手”,爸爸一怒之下打了小男孩,小男孩被爸爸打得很慘,看著爸爸的舉動,很多網友紛紛留言評論:
@左霖右: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有打過孩子嗎?”
“打過孩子,孩子還手。”
“現在的孩子都是慣的,打不下去,罵不下去,還得揍一頓”
“打是親,罵是愛”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確實是比較容易情緒化,有時候真的忍不住想動手。
但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動手,可能只是簡單粗暴的制止,這也是不文明的行為。
@靜待花開: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在平時多觀察,然后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
@歪媽: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這幾乎成了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口頭禪,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青睞。
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屢屢受挫。
為什么家長這么想要制止孩子?
因為家長想要孩子把事情做完,就要在平時多關心愛護孩子,同時也要做好“榜樣”。
為什么孩子那么想要做這件事?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生下來的,所以有很多的想法,希望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
比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家長就會在一旁追劇,忙著自己的事情。
孩子平時和家長一起玩耍的時間也比較多,家長也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也能夠拉近親子關系。
為什么孩子喜歡玩手機?
1、家長的影響
家長在自己的面前玩手機的時候,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也會有樣學樣的玩手機,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2、孩子的模仿家長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在工作的時候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在孩子面前經常玩手機,會給孩子起到一個不好的帶頭作用。
而在孩子的面前父母自己玩手機的時候,孩子也會模仿家長,父母做什么孩子就會去做什么。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樣的模仿,家長玩手機,孩子也會學習。
3、孩子缺乏安全感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最缺乏安全感的,而這個時候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因為父母的行為在孩子的眼里會被認為是安全感,這個時候孩子會認為父母經常玩手機會讓自己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父母吵架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的變得膽小內向,不自信,容易被別人傷害到。
4、孩子脾氣暴躁
家長總是手機不離手,孩子自然也會學著家長一樣,沉迷于手機。而且父母長期這樣玩手機,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慢慢的也學會了玩手機。家長在家里頻繁使用手機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所以家長要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對手機的沉迷。
三、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怎么做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因此家長要注意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想讓孩子少玩手機,自己就要少玩手機。家長如果喜歡玩手機,就多看書,多讀書,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成績不好,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如果孩子喜歡運動,家長就多帶他去參加一些體育運動,一起去公園散步,一起去圖書館看書,一起去游樂場玩耍,或者是在家里一起看書,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等等。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家長就多陪著孩子畫畫,或者在家里讓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在家里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
當然,假期的時間有限,家長也要想辦法給孩子制定一份假期計劃,計劃表,或者自己安排一些事情,通過這些事情來讓孩子培養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