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
在教養孩子的路上,家長總是占盡大器。
一些家長覺得只要自己說的話孩子能聽,不跟自己對著干就是好的,一味地溺愛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事實上,做為父母,我們應該要學會尊重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管理能力太差。
不要隨便吼叫孩子,要讓他們能夠主動思考,主動改正。
我們可以先讓他們自己分析錯誤的原因,并指出來,如果是因為粗心做錯了,就要主動改進。
如果是因為年齡小,不會寫字,就要在學習上培養他們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學習上,要多鼓勵孩子,鼓勵他們,這樣才能讓他們有成就感,才會越來越好。
第三,以身作則,懂得以身作則。
還是那句話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們身教大于言傳,身教重于言傳。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父母會想:既然不能說出口,那我們就從言傳身教說起吧。
如果你沒有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不嚴格要求孩子,言傳身教就成了空談,大道理一堆。
即使在你身為家長的身份,也是一次次從孩子的口中聽到的。
請注意,你的提法往往不符合實際。
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要接納他們的想法,同時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愛,才能接受父母對他們的教導,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的時候,孩子才會對父母產生感激之情,才能接受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1.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
其實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大人與孩子之間溝通出現了問題,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大人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這對于幫助孩子進行良好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想法。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溝通行為,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
2.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次溝通
善于傾聽,是我們做家長的必備的能力,但是,卻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備這種能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教授說過:“傾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情緒智商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的一種重要能力。”
對于已經有溝通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只是在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忽視,不被理解而已。
因此,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甚至拒絕與父母交流的原因所在。
因此,要想有順暢的親子溝通,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每一次溝通。
3.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父母要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便是要做到以下兩點:
1. 溝通時要注意聆聽,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孩子有時候會說話,其實父母的“聽”和“說”并不只是“聽”那么簡單,而是需要理解和溝通。
如果父母只是單純地跟孩子溝通,那孩子往往會說得很難過,父母要明白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
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基礎上,再進行溝通。
2. 溝通時,父母要注意傾聽
當孩子提出各種想法時,父母不要立即給出“不現實”的回應。
因為這些想法,往往會讓孩子的情緒因為得不到緩解,進而對父母產生隔閡,進而產生矛盾。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通過溝通,給孩子厘清彼此的“不現實”。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打開心扉,父母也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進行良好的溝通。
3. 通過傾聽孩子,父母了解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不太能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
甚至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須要通過打電話的方式,或者是通過書信的方式,或者是通過郵件的方式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