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扭扭車孩子不聽話怎么辦?玩扭扭車這種事我能幫上忙,可是我的孩子呢是這個樣子的。孩子小時候不聽話,我現(xiàn)在也很頭疼,覺得好生氣!
案例分析:
女兒從小學習就很好,是個乖孩子,學習也很優(yōu)秀,可是自從上了小學,就開始有些叛逆,上課老師講的東西不聽講,作業(yè)不會做,就開始發(fā)脾氣,好幾次把老師“氣”成肝肝,“氣”肝,所以上課的時候非常沒有精神。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現(xiàn)在教她的一些技巧,她有時坐不住,不能安靜,坐不住,不聽講。但是每天一放學,回家的時候,看她都乖乖坐在那里,一點都沒有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的時候心不在焉,其實就是走神了,注意力不集中,那我們就要做好預習和復習的工作,先幫助孩子適應學習的狀態(tài)。
這幾天我和女兒一起上網(wǎng)課,在課上和同學聊天,然后我就建議她去打游戲,在家里的時候,也就是拿出時間學習,那么時間是怎么打發(fā)這段時間的呢?
我們在課堂上,就不會跟孩子聊游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她贏在學習上。
但是,她有個目標,就是跟著我的思路走,同時能找到其他的游戲娛樂。
我家女兒有一個專屬的游戲軟件,我會在手機上設置一個密碼,當然密碼的含義可能是,讓她有時間意識去學習。
比如每天下午有半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周六和周日各有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我們倆個都會輪流當“體育選手”,誰也不能拒絕。
因為她自己參與其中,所以才會覺得很快樂,感覺不到壓力。
為了避免她的這種狀態(tài),我會提前跟她約定好學習的時間,比如今天學習一個小時,不能看動畫片,但是要寫完作業(yè)才能看,做完作業(yè)才可以看。
通過這樣的規(guī)劃,讓她不至于把時間都浪費掉了,因為養(yǎng)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
當她做到這兩點以后,她自然而然的就會把手機的時間用在學習上。
她知道自己是在為自己學習,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她也就不會沉迷于手機了。
要做到這些,其實并不難。
我給她的建議是,作為父母不要一味的強制要求孩子,這樣做只會激起她的逆反心理,不如和她一起找方法,找到適合她的學習方法,這樣做不但能夠有效的幫助她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讓她更加熱愛學習。
第三,制定“懲罰措施”
1. 規(guī)范他的作息時間
一個孩子的良好作息時間,離不開于他良好的作息時間。
比如,第一天要睡夠8個小時,那么第二天的時候,就要完全調(diào)整到8個小時。
人的身體活動需要充足的睡眠,精神飽滿的情況下,大腦運轉(zhuǎn)會更加順暢,就更容易進入高效學習狀態(tài)。
在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家長也要學會“管控”,不讓孩子玩手機,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發(fā)育。
2. 讓孩子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睡覺的時候,人的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讓人產(chǎn)生愉悅感。
反之,在晚上睡覺時,人的大腦神經(jīng)會產(chǎn)生一種“多巴胺”的物質(zhì),讓人感到興奮、輕松愉快,因此入睡時間就會延長。
3. 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人在休息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這種物質(zhì)能夠讓人心情愉悅,有利于工作效率,甚至能夠讓人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所以,家長在孩子學齡前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最好的辦法是家長也要利用這段時間,盡量多陪孩子一起玩,陪伴孩子一起去“開發(fā)智力”。
而且在這段時間里,家長不要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因為孩子的記憶力是很有限的,所以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學會“一心多用”,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說:“你能不能玩這個玩具?”或者“我們在這里一起聽你的好不好?”
玩耍的過程中,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玩具上,孩子的大腦更容易接受“教育”,他們的腦子里沒有負擔,自然也就會覺得很快樂。
2、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是說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對孩子來說就是溝通交流,家長們可以從孩子的表情上,了解到他的心情,也可以猜到他的感受,然后再慢慢地引導他,而不是強迫他接受家長的想法。
家長們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式,
特別是對待孩子的說話方式,一定要注意方式,很多家長因為習慣了孩子的對你的態(tài)度,所以很難聽進去孩子的心聲,但是家長們可以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試著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如果他是一個只有一兩個心理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么家長就要開始理解和接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孩子該怎么做,說什么不行,那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對。
家長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讓孩子有傾訴的欲望,孩子也會說他在想什么,他在思考什么,家長要給出一個合適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