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睡覺還打嗎?
一個孩子不睡覺不睡覺打,不打就不睡覺,那怎么辦?
你說不聽話還打嗎?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以為打孩子能教育好他,孩子就會聽你的話,可是如果這樣做了,后果真的很嚴重。
我兒子是3歲10個月,正是他愛的時候,你打他,他也會哭鬧,撒潑打滾,你以為只是孩子調皮。其實,這種只是單純的情緒而已,他“因為在你的眼中是安全的,所以哭鬧不是問題。”
他有時候只是因為害怕而哭鬧,也有可能是因為害怕你批評他。
大家都知道,媽媽在身邊很重要,只有爸爸在身邊,他才能夠不缺男子漢。
3歲的時候,他開始試探性地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媽媽發現后,會更加緊張,擔心他的安全,總是想幫他規避危險。后來看到兒子哭鬧就放心了,覺得這是個不好的行為,不可以有太大的風險。
漸漸地,在爸爸和媽媽的“意愿”下,他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也慢慢變得更加自信、活潑。
4、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是放手讓孩子去試錯。
沒有父母在身邊,很難真正學會保護自己。孩子的安全意識很薄弱,還是要父母親自照看的。可以將安全意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關于安全意識,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必需的,安全是首要的。但這種觀念的影響也伴隨人的一生。所以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經歷了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孩子的哭聲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狀況,或者情緒爆發,這都是很正常的。
《小舍得》里的蔣方舟,她很擔心孩子的安全,卻又無可奈何。她舍不得離開,也不忍心傷害孩子。但她很清楚,孩子的情緒一定是在試探中形成的。如果她選擇不斷妥協,讓孩子對她的情緒和感受產生懷疑,那她很難幫助孩子擺脫焦慮。
那么,我們該怎么樣做才能幫孩子擺脫焦慮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做。
1、不要給孩子定制訂“完美”的目標
“完美”是心理學術語,是依據這個定義的意思。追求完美通常會讓人去做一件負面的事情,或者讓人忙得不可開交。
大人為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并不見得孩子就一定能夠達成,因為孩子總想著成功。如果孩子做事情做得不盡如人意,父母就會指責孩子,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過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做一個完美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機器。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在TA前面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自信。
2、父母對孩子要求過于嚴苛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就是這樣,他們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對孩子的要求也是不低到哪去的。
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有一個孩子,在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他的數學成績非常糟糕,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是睡覺,結果老師卻告訴家長說孩子上課很認真,但是晚上寫作業的時候,卻總是在發呆,說著寫著就睡著了。這位父親對孩子的行為非常的生氣,直接把孩子的作業本撕了,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他打了孩子一頓,但是孩子依然成績沒有很大的起色。
后來在仔細觀察后發現,這個孩子是因為在課堂上做小動作而被老師責罵,老師這時候打了他一巴掌,而且打的是屁股,他根本不敢還手,怕以后他打不過別人,可能還會因為害怕被人打,最后選擇了跳樓自殺。
對于孩子來說,犯了錯誤被批評了之后,在外面被打的時候就會顯得特別的害怕,但是回到家里之后會變得特別的老實,不敢說話,不敢反抗,甚至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因為其他的一些事,導致了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
1、家長的影響
家長的行為無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的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孩子的這種情況會出現心理問題,進而無法得到解決。
2、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長們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們的主要教育,當家長的行為方式,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展現的是消極的一面,那么孩子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會習慣的,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正確的,而且對孩子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理解,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受到的影響比較多,那么孩子的性格會因為家庭的原因變得很悲觀,這種家庭教育也會影響孩子。
3、性格的影響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那么孩子在這個學校中,他們在學習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實,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和看法都是比較少的,這對于他們的性格養成,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
所以說孩子出現的一些性格方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父母來進行引導的,如果父母本身就不擅長表達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出現一種心理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