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多少歲?
年少時的叛逆是一種心里的渴望,想要一些人住嘴也沒問題,但誰又希望兩個人之間那樣呢?
孩子青春期,父母的教育就沒有問題了嗎?只要不發脾氣,不抵觸,不一味壓抑,青春期就不存在了嗎?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事實上,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的更年期。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自主意識成長,還能把自己和別人比較,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支持,而父母的關愛,在孩子看來,是一種無足輕重的愛。
父母子女一場,就是這場“PUA”。
父母不理解,也不理解,這就是雙方都不好,就會相互生嫌隙。
03
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很多家長都習慣性地認為: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管孩子吃飽穿暖,不用跟老師說什么;
孩子大了,家長說的話,基本上就沒有半分有效了。
要么,孩子直接不聽,不說,或者說,壓根就不聽。
這其實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
孩子的生活空間太狹窄了,沒有一樣的玩伴,那他自然就會去尋找其他的玩伴,而且,孩子只有在一起,才會有共同話題。
另外,父母要多關心孩子,陪孩子一起出去玩,參加戶外運動,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切記不要一味地去指責,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比如,我女兒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她一般會告訴我,她想我幫她一起解決,或者干脆幫她一起去找老師。
在《老師請回答》這檔綜藝節目中,霍思燕老師說,她遇到的問題很常見,但是她并沒有直接去解決,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了一下這個問題背后的秘密,試著去理解孩子。
當遇到問題時,她不會像老師一樣去罵孩子,而是會和孩子一起去分析,找到解決的方法。
比如,當遇到難題時,她會直接跟孩子說,我會幫你一起去想辦法,而不是直接告訴她答案。
當孩子說“我不會”時,她會和孩子一起尋找方法,和孩子一起探索問題的答案,最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并引導孩子一起成長。
2.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的影響的,要想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小時候的她跟著奶奶長大,聽了不少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耳聾的故事。
在她童年的記憶里,父母每天從早到晚地啰嗦,要么就是說教,要么就是催著她回家吃飯、做作業、看電視。
這樣的生活環境讓她形成了“模仿”的習慣,什么事都模仿,可她忘了,她天性就是模仿別人而已。
所以,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首先就要成為一個學習的榜樣。
并不是說家長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讓孩子有樣的模仿的習慣,每天去讀書、寫字、閱讀、讀書。
而是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先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而這種習慣的養成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一開始就要注意自己的習慣,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習慣,而不是在一個時期就要讓孩子學會這些。
1、 對孩子的言行多一點寬容
說實話,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殊不知,有些錯誤并不是犯錯誤的借口,而是在無意中暴露了你沒有教育的價值。
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孩子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被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就像小豪,他放學回家就把作業本藏在了書包里,不寫作業,結果被父母發現了,他就不寫作業,和父母大吵大鬧。
父母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善于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這樣才能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當發現孩子有所進步時,要把目光放到孩子的優點上,只要孩子的優點越來越多,那孩子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激發出來。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加以培養
當發現孩子的學習興趣時,父母要懂得欣賞孩子的天賦,并加以鼓勵,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喜歡學習。
孩子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作為家長,要懂得欣賞孩子的“苦”,不要過分地去責備孩子,要學會鼓勵孩子,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給與表揚,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喜歡學習。
今日互動話題:您的孩子有學習問題嗎?您又是如何幫孩子解決的呢?歡迎您留下您的想法,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