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你孩子不聽話,你就可以了解一下,他不是故意跟你對著干,還是你的教育方法有問題,那你知道孩子的行為是怎么想的嗎?
有沒有知道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他為什么不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他為什么老和你對著干?
…….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01 “我的”我“的”我“的”
在家庭中,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不聽話。
孩子還小,只有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所以才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大人說東,他偏往西;
孩子不喜歡吃青菜,他總是不吃;
孩子們不想睡覺,他總會弄到很晚,直到困了才會睡覺。
經常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孩子的性格成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04
對孩子充滿愛意的噓噓
只有父母有了充足的愛意,才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才不會一直處于安全感依戀的狀態。
平時生活中,家長們也要多給孩子一些愛意,但不可過于苛刻,家長們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但要懂得如何表達愛,這個事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他的愛,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表達愛。
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就不知道如何表達愛。
2. 尊重孩子的選擇,做到有原則
曾經有一段時間,小敏覺得爸爸媽媽很愛自己,但當她問及爸媽時,卻告訴她:“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愛你。”
于是,小敏開始了自暴自棄,不再愛學習,甚至最后,她徹底告別了她的學習。
雖然這段時間,她被爸爸媽媽逼著學習,但她的內心卻從未感受過什么是愛。
父母是為了維護這個家的穩定,維護自己愛的平衡,才會如此決裂。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時,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
為人父母要明白,當我們一味地投注在孩子身上的關注時,其實是在破壞孩子內心的平衡感。
他想要的,不過是你不要離開他,要把他當成個大人看待。
當你覺得他學習不好時,那么你先讓他從自身尋找原因。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把他當成一個大人,耐心地和他溝通,尊重他的選擇,也許你可以從這個角色中得到一些啟發。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咱們要始終謹記,青春期的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叛逆,更需要父母的尊重,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掌控。
我們家長只有真正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
這本《解碼青春期》,是馮?西塞博士在他的《解碼青春期》中提出的,他將青春期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2-3歲、7-9歲、12-18歲。
書中講到一個男孩在青春期時,特別喜歡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很漂亮,她有一個男朋友,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之后,非常高興,并且馬上組織了班級里的同學和家長一起去看這個孩子。
這個男同學和爸爸走的時候很高興,可是他卻說,他喜歡的女孩是班里的,不喜歡我也不敢表白,他害怕這個男孩子把他的喜歡當兒戲,所以他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現出來。
這個時候他爸爸就要出來了,告訴男孩應該怎么和女孩子相處。
如果你能給他提建議,他就不會覺得你“故意裝可憐”。
這個男孩是要講衛生的,因為你幫他提各種條件,結果他反而不領情,這是不是?
如果孩子這方面能力不足,那就跟他的“討好型人格”撞上面,你說了不算,他不肯吃虧,他不愿意為這個家付出。
這不是他的錯。
爸爸媽媽不要再把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了,
孩子長大后會有的。
01
別人說孩子慫,是因為父母害怕看到孩子怯懦。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視頻,
他叫做“奕奕”,
他跟爸爸說,“媽媽,我要回家。”
爸爸卻說“我家奕奕奕奕,小朋友比你小很多。”
結果這位爸爸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一點都不怯場,反倒是帶著笑的語氣說:
“不想讓別人看到你緊張的樣子,你就當成平常心,不過是平常心,沒事兒,敢回家哭,回來了我帶你,讓它哭!”
最后爸爸在旁邊的陪著孩子慢慢走到燈光下面,奕奕奕慢慢的打開了門,爸爸在外面也只是在旁邊靜靜的陪著,或者說一聲,給她一支煙,默默的走掉。
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就是對自己的莫大的安慰,可是這種溫馨又充滿愛意的畫面,對孩子來說,就變成了什么呢?
對于孩子來說,她不希望家長因為自己的焦慮而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內疚,甚至說家長們“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做才是不對的”,更是給了她巨大的壓力,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