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不聽話扔出去,扔出去,扔出去,扔出去,扔出去……
如果家長都采取暴力式的教育方式,孩子肯定也跟著學習這些不良行為習慣。
所以,要想讓孩子成長,家長要學會在教育孩子上多下功夫。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閨蜜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01
孩子的壞習慣總是有原因的,所以你就會不由自主的擔心孩子是否有這樣的壞習慣。
孩子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一些好的習慣怪罪到父母身上,而不是責怪到自己的父母身上,怪罪到自己身上。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觀察自己是否是無緣無故的生氣了。
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上,生活上,還是要注意對孩子的幫助,如果總是把孩子一個人晾在一邊,又怎么能指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呢?
反之亦然。
孩子的作業書寫不好,總是要到很晚才能完成,父母如果對他的錯誤總是不依不饒,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很弱。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要記住這三句話,讓孩子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
第一句話:“寶貝,寫作業的時候不允許玩手機,你現在已經玩了1個多小時了,如果你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的話,我們就可以玩一會手機”。
這句話也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沖擊,他也許會因為沒有玩手機而感到內疚,但是會覺得自己還達不到手機的要求,在媽媽這里他也許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媽媽一定不會放棄他,會答應他的。
第二句話:“寶貝,今天的作業量是不是挺大的,我們一起商量一下,你看怎么樣?”
這位媽媽可能會和孩子一起商量,要不就把寫作業的數量減少一點,不然他就會因為我把作業的數量減少而大發脾氣。
從一個“壞媽媽”變成一個“乖孩子”,那么他的一生,就注定是“常勝將軍”,永遠都不會太晚的。
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中,我們可以得到三個關鍵詞:平和、耐心、堅定。這三個關鍵詞的特點在于它能把“壞脾氣”變成一個個“好習慣”。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制止,并且要幫他建立起正確的“規則意識”,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是奶油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讓你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