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綜合征的主要失眠形式(由于焦慮而引起的嚴重失眠)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2月7日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天上班,
四位朋友A、B、C、D表現出相似又不同的反應。
01
朋友A微信上說,不知道咋回事,
從在老家踏上返鄭的那一刻開始,
就感到渾身難受,
昨日一天發困,總想睡覺。
到了公司以后,這種情況很久沒有緩解。
我問他,你前一天晚上睡得好嗎?
他說根本睡不著,九點半躺床上,
醞釀了倆小時愣是沒一點困意,
干脆爬起來看了一場電影,
直到凌晨才有了一點兒困意。
其實,長假過后很多人都會處于一種精神不振的狀態,
尤其是打工人,精神狀態,
身體條件都無法達到放假前的狀態,
工作效率也斷崖式下降,
有的甚至害怕上班、開學,排斥出門。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節后綜合征”。
“節后綜合征”并不是一種病,
而是人們因為假期的影響,
工作習慣、生活作息等都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
隨即產生的一系列身體變化、心理癥狀。
由于個人特質各有不同,假期安排也千差萬別,
所以“節后綜合征”的表現也不統一。
像A,是因為假期給了他一段較長的放松、自由的時間,
再加上平時工作很辛苦,
每天都感覺個人時間被侵蝕,
所以一到放假,
就想每天都釋放自己的壓力,熬夜、通宵,
過度的游戲玩樂,浪費了睡眠時間。
不僅如此,異于平常的作息,
擾亂了正常的生物鐘,
因此A在假期結束后,睡眠還沒有恢復正常。
02
同事B則不同,他最切身的感受是:厭食了。
春節期間大魚大肉,他吃得太多,
現在心里總不自覺地冒出一種念頭:
再也不想吃東西了。
再也不吃,確實有點夸張,
但他對食物的興趣,確實極大降低了。
“家里人多,每天吃飯都擺一大桌子菜,吃不完,硬吃。”
同事B在描述他的春節生活時,
抱怨的口氣里帶著一絲炫耀,
“平時聚不了,過年聚在一起,
就想多做點好吃的,平時不是沒吃過,
但那么多好吃的湊在一起,
還都是愛吃的,看見就忍不住啊!”
他又輕聲嘆一口氣,
“天天吃撐,感覺消化都不好了。”
人們現在的日常生活
較之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過年、假期,大吃特吃的慶祝、放松方式還在繼續,
也正因如此,
節后綜合征的另一大表現就是消化功能紊亂或厭食。
持續的過量進食,
加重了人的腸胃負擔,不免引起消化問題。
同時,天天“吃撐”讓人擔心長胖,
害怕對身體有害,
這種強烈的恐懼又反饋到機體上,
引起厭食問題。
03
網友C表示,過年時候熱鬧極了,
他每天都處于很興奮的狀態,
家庭聚會,朋友聚會,唱歌、看電影、玩游戲、旅游等,
每天都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興奮、激動,高昂的精神狀態一直在持續。
但上班以后,
他像斷電了,突然提不起來勁兒,
感到異常無聊,
有時候閑下來,感到內心一陣空虛。
昨天上了一天班后他直呼
“怎么比平時上三天班還累”。
而學生D則在表現為失眠,
隨著春節假期的走遠,意味著開學時間也越來越近,
他的恐懼逐日加深。
他表現出的失眠,
其實是一種對即將開學的現實逃避。
不管是節后的睡眠問題,
還是情緒問題,
抑或厭食、消化問題,
節后綜合征的各種表現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情緒狀態。
04
面對以上這些癥狀,我們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調整自己的工作、休息時間,保持良好的睡眠。
如果只是感到精神不佳,
可以適當喝點咖啡飲料等提神,
或者中午飯后休息二十分鐘,恢復精力。
如果是嚴重的情緒問題,
如持續抑郁、焦慮,要引起重視,
可以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
其次,面對上班、開學后接踵而至的各項工作,
我們可以提前制定計劃,
增加確定感,有條不紊地進行。
再次,平日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
營造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此外,在飲食上,要避免大魚大肉,
可以適當清淡一些,多吃蔬菜水果。
空氣干燥的地區,要多喝水。
堅持運動,適當鍛煉。
祝每個人新的一年陽光滿路,溫暖如初,虎力全開,龍騰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