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孩子不聽話怎么辦?作為父母,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是否該反思,該反思。今天在心理科接受采訪,以下是小琴的分析,小琴的表達以及小琴的成長故事。
從小聽話的孩子為什么會變成“聽話”的孩子?
小琴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否一帆風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一次,小琴正上幼兒園,不小心闖了禍,但是老師發現孩子交上來的小紙條后,發現孩子的“小紙條”竟然是“你家”的。在老師和小琴的溝通下,小琴知道了小琴的父母平時對她很嚴厲。這讓小琴覺得很慚愧。于是,她決定改正自己的錯誤,把“自己家的事自己做”改成“我可以幫你做一些家務”,還有“如果你決定學習,媽媽一定全力支持你”。
這時,小琴媽媽看到了小琴父母看似商量的結果,并沒有讓小琴父母放棄對她的支持。在小琴父親的堅持下,小琴又回到了學校,學習成績又回到了原來的水平,最終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小琴的父母認為,只有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去,孩子才能夠學會成長。一味地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一味地把孩子放在桌前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最終釀成了悲劇。
事實上,在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主導地位。
如何將家庭教育落到實處?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參與到勞動中去,這是一項關鍵性的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從勞動教育中獲得各種體驗和經驗,比如可以讓孩子參加體驗自己勞動的過程,有父母的參與,也能讓孩子形成自信心,且在勞動鍛煉中掌握正確的勞動技能,對其未來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1.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與老師溝通。
家長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安撫孩子,以便盡早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
2.要明白孩子在家庭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
家長要做到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3.家庭教育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規律。
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孩子犯錯誤時打擊孩子,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困難,告訴孩子只要有決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問題就可以解決。
4.給孩子提供一些幫助,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合理地滿足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家長要懂得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專家強調,要科學合理地對待孩子的成長過程,幫助孩子盡早確立人生目標,幫助孩子找到實現夢想的動力源,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出來
父母不要對孩子話里的“大道理”,聽不出任何孩子的真實感受,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父母要學會傾聽,而不是一味的指責。
2.善于觀察孩子,對孩子的情緒變化適時做出判斷
當孩子受到委屈時,父母要做的不是和孩子講道理,而是了解情況,對孩子的狀況表示理解,并安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一直在關心著他的。
3.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當孩子受到傷害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當時的感受,并對孩子做出補償,讓孩子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對于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加有利。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自己受到傷害,父母還是愛著自己的,這樣的孩子才會擁有安全感。
4.學會寬容,學會對孩子說不
孩子遇到挫折,家長不要打擊,不要責罵,而是要對孩子說:“我們家是平等的,你被別人欺負了,也不能和他斤斤計較。”讓孩子學會體諒他人,有耐心和時間去處理問題。
教會孩子與人交往的原則,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從小學會待人處事。
父母的包容是孩子最大的福氣,也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當孩子因為犯錯誤而遭受到父母打罵時,家長要及時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這樣做是為了不被打屁股懲罰,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為了懲罰自己。
多對孩子說“不”,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后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原因,告訴他有哪些行為是錯誤的,犯錯誤會帶來什么后果。
同時也要告訴他,犯錯誤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只有自己認識到了錯誤,才能改正錯誤,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他人。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先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孩子去改正,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孩子勇于承擔錯誤的勇氣,才能不斷進步。
我是果媽,關注我,和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