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歲孩子不聽話這個問題,曾經有專家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兩歲的孩子比三歲的孩子更難管教。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約有90%的兒童會出現叛逆期推遲的現象,而且兩歲的孩子是在反抗,從反抗父母達到反抗的程度。
當然還有其他的反抗方式,比如:大聲地哭喊、摔東西、發脾氣、抵抗、情緒爆發等等。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不同年齡孩子的反抗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有兩歲孩子的媽媽就專門總結了幾個關于兩歲孩子反抗媽媽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一、孩子反抗媽媽
孩子到了兩歲以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會拒絕媽媽的安排,并且堅持自己穿衣服、穿鞋,甚至是要求換尿不濕的時候,孩子會堅持自己選擇穿,堅持自己穿褲子。
這時媽媽要把握好接受的程度,在孩子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把這個事件放到一邊。
如果孩子能夠接受,媽媽就會有更好的辦法。
一般情況下,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媽媽可以先聽孩子講,或者直接邊看邊聽孩子的故事。
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得到關注和尊重,他們才會向父母敞開心扉。
二、轉移注意力
孩子哭鬧的時候,媽媽不應該去滿足他們的愿望。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其他的事情,比如說:“我們來做游戲吧?!?/p>
轉移注意力,這里的轉移注意力就是指孩子要有目的性的做一件事,而不是只做一件事。比如說,孩子不想玩手機的時候,可以玩一些玩具,或者是帶著孩子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得到媽媽的關注和尊重,我想要繼續玩,但是媽媽不能給我。媽媽的目的是讓孩子玩手機,如果你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么孩子也就不玩手機了。
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媽媽不要去滿足他。孩子要吃冰激凌,媽媽給他買,那么他也吃了。所以孩子哭鬧不止。
轉移注意力,這是培養孩子其他興趣的最好方法。比如說孩子愛看書,家長可以給他找些故事書,帶他一起讀。
孩子喜歡畫畫,那么可以教他畫畫。讓孩子學畫畫。
孩子喜歡跳舞,爸爸可以帶他跳舞。孩子喜歡跳舞,爸爸可以帶他學跳舞。
孩子喜歡打籃球,爸爸可以帶他打籃球。
這里面的媽媽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她會給孩子一些建議。比如說你要去學籃球,你可以去打籃球,但是你不能去比賽,這是你的事,你得聽我的。孩子需要一個發泄的渠道,父母可以和孩子多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成為孩子的朋友。
(二) 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生活習慣,家長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慢慢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1) 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由家長拿主意
我們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時,不光是需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只要做到這兩點,就能夠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而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家長也應該有一定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可以從生活習慣培養的培養開始,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從出生開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洗澡、刷牙、換衣服、睡覺等等,讓孩子們都能夠得到更多的愛。
2)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孩子對于家長有更多的依賴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會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會主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但是這樣的付出并沒有獲得回報,反而還會影響孩子對于父母的依賴感。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多誤區,認為給孩子很多東西,孩子就可以變得更好。事實上,這是錯誤的,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應該把孩子當做是自己的附屬品,而是應該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有什么想做的事情都會去主動的去做,可是有的時候,孩子卻并不愿意去做。孩子可能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想法,沒有自我約束。當然也有很多家長會認為是孩子的想法讓家長沒有支持自己的想法,
但是家長沒有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就算是自己的想法也不會支持孩子,也會覺得孩子對自己很敷衍,更加變本加厲的去要求孩子。家長對于孩子的陪伴是要有所保留的,這樣就會讓孩子的獨立意識不斷的增強,也能夠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當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問題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第一: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想法,但是也有些家長確實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在一起,
這樣也能夠和孩子拉近關系,也能夠讓孩子接受家長的教育引導。
第二: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家長的嘮叨是非常的反感的,所以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拿自己的意愿去強制孩子,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家長也要學會平等和孩子溝通,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這樣的話孩子才能走出青春期,在青春期里面感受到自由,這個時候才是最應該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