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怎么讓孩子配合?不聽話怎么讓孩子執行,不聽話怎么辦?不聽話怎么辦?……如何通過觀察和傾聽,幫助孩子去成長?
2-3歲,是孩子對秩序和規則極為敏感的時期。他們希望自己的秩序永遠立刻被立住,不允許他人改變。
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大哭大鬧,打滾,打人。這時,父母常常手足無措,非常尷尬。其實,孩子并不是想跟父母對著干,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稍微等待,并給予孩子一定的反應,讓孩子“看見”自己的情緒,并對自己的情緒做出合理的調整。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從情緒上來說,父母可以先讓孩子的情緒暫停。等到孩子覺得平靜下來后,父母可以繼續詢問孩子為什么發脾氣,是因為情緒太難受控制,還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不喜歡。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表情開始,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五、對孩子的安撫
允許孩子釋放情緒,并幫助孩子梳理情緒。這個步驟相當于有效的心理療法。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如果得不到處理,還可能影響以后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語言》中說:父母的職責是影響以及指導孩子成為獨立的人。所以,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孩子也是。父母應該與孩子一同成長,為孩子的每一次成長付出實際的努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精心的呵護,需要慢慢的放手,要有耐心的等待,要學會等待,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六、對孩子的要求降低原則
孩子漸漸長大,對父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父母需要堅守原則,對孩子的要求要延遲,不要因為自己的寵愛遷就而滿足。父母要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要求,降低標準,減少滿足的次數。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的頻率是一個最高,但孩子有需求時,父母不要立即滿足他。要做到耐心,對孩子的要求要堅持到底。讓孩子明白要想得到什么,越早越好。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七、對孩子的要求要簡單、明確,不能過于簡單
孩子只要做到了某個行為就獎勵他什么,如果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要受到懲罰,而且要讓孩子知道犯錯誤要付出代價,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那么父母就會責罵甚至打他。在父母嚴厲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出現恐懼心理,遇到害怕的事物往往會出現退縮的心理,這會給他帶來恐懼心理。孩子這樣的心理,父母就要為孩子準備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比如,父母給孩子準備一個獨立的房間,孩子們可以獨立地在房間里面休息,但是不要打擾父母,父母不要一直就盯著他,可以和他講睡前故事,讓他不要過于興奮。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睡覺前對他們多做一些不相關的事情,如果發現孩子有做出一些不正確的事情時,父母就要及時制止他們。
當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或不讓他們做的事,孩子就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行為,例如推人,捉弄人等,父母也不要限制孩子的行為,更不要打罵,對于這類行為,父母可以暫時不用太多干涉,慢慢來。
4.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孩子玩手機沒有節制,無節制的玩,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父母要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并設置一個嚴格的時間限制,比如每次玩手機不超過20分鐘,如果每次都在5分鐘以上,就不可以再玩手機,如果超時就會有相應的懲罰。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越來越迷戀手機,到后面想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就很難了。
5.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父母愛玩手機,孩子也會沉迷手機。所以父母要想孩子少玩手機,自己就要做出表率作用。
6.父母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次數。
要求孩子多看書,自己不要一直看電視,孩子看書的時候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看電視。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