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么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孩子的品行與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父母的家教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些都關系到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知道,孩子不聽話的背后隱藏著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甚至有可能導致孩子走上歪路。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而老師也是千千萬萬個人中當中的一員,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可能會有很多的行為,但是只要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孩子有可能就會變壞,甚至走上歪路。
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如果不及時的糾正,那么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所以家長應該要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不可以一味的放縱,要知道適可而止,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孩子不聽話的表現有哪些?
1、不停地頂嘴
有時候孩子在頂嘴的時候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很多家長只知道這樣不對,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可取。其實頂嘴也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孩子來說,會讓他感覺到很大的壓力,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就會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直到憋出“病”。
2、不斷地跟家長“唱反調”
有些家長經常說,我就是要和孩子對著干,讓他聽話。他想讓他聽自己的,但是孩子不聽自己的,就只能跟自己對著干。就會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總是高高在上,他才會變得更加的任性。
3、怕孩子臟話連篇
有些家長對孩子說話總是帶著一些負面的看法,經常性、嘮叨,如果孩子不聽他的話,他就會非常生氣,甚至會大聲呵斥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委屈會哭鬧。
父母應該在孩子哭鬧時,安靜地坐在一旁,等著孩子哭完,然后再說話,這時候孩子的心理狀態也會相對良好。所以,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要去打罵孩子。而是要耐心地等孩子哭完,然后再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才會聽得進去。
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在孩子4歲時期,其實就開始出現叛逆的情況了,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叛逆期還沒有到結束。
所以,如果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或者說是為孩子考慮的時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1.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孩子之所以出現叛逆的情況,是因為他們在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而大多數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他們已經懂得了很多道理。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訴求,即使孩子跟你的想法不一樣,也要耐心傾聽,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
2.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有了自己獨立意識,但是他們還是孩子,很多事情也會想要自己做主。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不要過于強勢。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時候,不要以父母的想法去“干涉”。
3.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希望自己可以獨立,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不要去“包辦”孩子的一切。
當孩子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不要去打斷孩子的思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自主權,同時,孩子的獨立性也會得到增強。
4.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
我們很多家長的溝通往往就是“我覺得你應該這樣,你必須要這樣”,這樣的溝通模式是完全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所以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有效的溝通。
5.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往往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想要有自己的空間,希望自己去做決定,不愿意跟父母過多的干預。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給與孩子自由,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這件事情做得不好,也沒關系,讓他自己去選擇,只要讓他自己去決定就好了。
6.給孩子自己做的選擇,不要在孩子面前評斷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就會變得不聽話,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們只是想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7.與孩子保持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個能給予尊重的、能傾聽和能溝通的家庭環境,而不是一個管教很嚴格的、態度惡劣的家庭。
多和孩子溝通,幫助他順利度過這個時期,也會在成長中更加自信,更加開朗,所以父母也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對于孩子的錯誤及時指正。
8.對孩子進行鼓勵
這個階段的孩子渴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同時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家長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多鼓勵孩子,給予他們一定的認同感,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于成功的快樂。
對于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孩子建立溝通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被尊重,家長的身份不僅要扮演好一個保育者,更要成為孩子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