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小巫 博客(考拉小巫其實你很好)
《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書如其名,記錄了考拉小巫從大學到考研,直至到美國深造的英語學習故事,循循善誘的記敘口吻、樸實深刻的案例講述、實用易懂的技巧傳授,讓讀者仿佛跟著考拉小巫一同經歷了這一場華麗的蛻變。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這本書被無數被無數英語學習者稱為“英語學習之必備神器”,也是一本勵志書,正如封面所寫:寫給為夢想而奮斗的人。
作者考拉小巫是新生代英語學習偶像,開啟了中國英語學習一代新風,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碩士畢業,臨床心理咨詢師,還是伊甸園字幕組前任影組組長,參與字幕制作的電影和美劇包括《越獄》《當幸福來敲門》《憨豆先生的假期》《加勒比海盜3》等。
看到這華麗麗的簡歷,讀者很難想象,作者在上大學之前是一個實打實的學渣,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是從18歲的奮斗才開始的。
縱觀全書,我總結了幾條考拉小巫的成功法則:
01.人生需要覺醒,更需要行動力
考拉小巫在上大學之前,一直都只是個倔強青銅,就連上大學還是父母托關系找了一家“野雞”學校,長期的自卑導致了墮落,一面得過且過的耗著時光,一面卻又忍受著內心的煎熬。
看上去,是不是和你我很像?不求上進的青春期、混文憑等畢業的大學,上課不聽下課不學,期末前抱佛腳,但一面又在內心煎熬著為何自己如此不上進,糾結著自己何時才能成為榮耀王者,這完全就是曾經的我嘛。
書中有句話非常觸動我:其實大學生活并不爽,至少,如果你要是想讓未來爽,那么大學生活就該是不爽的。
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在我渾渾噩噩晃過四年時光,走上工作崗位,吃了無數的虧之后,經常仰天長嘆:我的大學都喂了狗了啊!
其實,人生每個階段都是不爽的,想有份好工作,學生時期就得好好讀書研習專業,想三十歲后拿到高薪,二十幾歲就得熬夜加班多多提升,想四十歲后實現財務自由,三十幾歲就得事業家庭兩手硬
……
要求上進的人千千萬,但行動起來的少之又少。局限我們的總是“覺”而不“醒”的行為定式,受到一點刺激,或者得到一些啟發,就覺得我得努力啊,我得奮斗啊,抓起書翻了兩頁就不看了,拿起電腦練習了兩行代碼就放棄了,盯著K線圖復盤了幾天就覺得沒意思了。久而久之,我們仍是一事無成。
人生沒有輕而易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是不會有收獲的。
02.技巧固然有,但積累和練習才是王道
書中,考拉小巫為讀者總結了很多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但她始終強調的一點就是:持久的練習與不斷的積累。
在她備戰GRE的聽力之時,用了很多的方法,找人一起聽寫、看美劇、聽BBC,但收效甚微。直至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精聽《英語聽力入門》加泛聽英文廣播,并不間斷的堅持了三年,才在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正如書中所寫的那樣:練習和積累永遠都是王道,永遠都別想著鉆空子,因為根本就沒有空子可鉆,就好比永遠都別想著走捷徑,因為根本沒有捷徑可走。
能看到我這篇文章的,都是熱愛寫作想寫出一番成績的,我們匯聚在各大寫作平臺,拜讀了一篇又一篇十萬+,總結了一個又一個的套路技巧,有些人會同時參加多個寫作培訓班。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技巧之余的練習,總是希望一寫就是爆文、沒有輸入就能源源不斷的輸出,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真功夫,哪來真成效呢。
馬克科姆在風靡全球的“一萬小時定律”中提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投入八個小時,一周投入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大師的必要條件。
03.即使處在無奈的環境中,也可以掙脫束縛
考拉小巫所在的大學并不突出,所以周邊的生源、學習氛圍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就隨波逐流。剛進入大學的她也遇到了這樣的困擾,導致剛剛覺醒的夢一下子又滅了。
好在她后來找到了懷抱同樣夢想的學習伙伴,兩人結成了學習小組,即使被視為校園“異類”,也能不顧周圍的眼光全身心投入,才取得了進步。
后來,她又北上參加了新東方的口語班、GRE培訓班、雅思培訓班。她將這些叫做“打擊夢想之旅”,因為在這些培訓中,她見識到了太多的牛人,怎么努力都跟不上進度,只敢躲在角落降低存在感。
但好在作者是一個不甘失敗的人,在大三時申請了北大交流的名額,北大一行,接觸了優秀的老師和同學,看到了很多的“同類”,給了她非常大的觸動,讓她突破了一貫以來的“圈子”束縛,真正展翅高飛。
人,不應該被自己所在的環境所束縛。如果身邊的環境消極,那么就應該主動試著去改變環境,而不是被環境所改變。如果改變不了環境,那么就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態度。用積極的態度在逆境中博出一條路。有句話說的好:不要盲目地適應你生存的環境,因為很可能這個環境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
我們往往是對身邊的環境不滿,才會想著去考研、跳槽,去往更高處。但這些也是束縛我們的枷鎖,在一個不夠上進、不夠優秀的群體中,我們也會被同化,發揮不出自己最大的效能。
要超脫出身邊所處的人群,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思想和夢想。人群的思想和夢想是屬于人群的,再好或再壞,都與自己無關。積極向上的東西要吸收,消極萎靡的東西要摒棄。自己作為人群中一個獨立的個體,永遠都要有自己的夢想和自己的目標。無論怎樣,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自己,探索更廣闊的天地。
04.迷惘怕什么,盯著前方五米找方向
裂變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迷惘是常有的事情,考拉小巫也不例外。奮斗久了,會懷疑奮斗的意義,沒有取得成績,會懷疑奮斗的方向。
當你看不清路的時候,只要盯著前方五米的地方走,一定可以找到方向。
這是在她第一次學習崩潰之際,爸爸給她的啟示。爸爸帶她來到了大草原,半夜讓她開車,面對黑漆漆的夜,考拉小巫寸步不敢動,爸爸鼓勵她,不要管兩邊的環境,也不要看遠處有多黑暗,只要看著車燈照著的五米之內就可以了。
我也有過類似經歷。我曾因不滿足于本科學歷而要考在職研究生,但那會兒正是我工作的忙碌期,平時上班,周末上課,白天工作,加班后回去還得復習刷題,可即使這樣,仍感覺成績沒有任何提高,常常是數學題做了一半感覺沒有思路了,又拿出單詞冊背一背,單詞還沒記住幾個,又想起昨天的閱讀還沒看完。就這樣,我就像個無頭的蒼蠅找不著北,時間一天天過去,卻沒有任何一門功課有進步。
經過一次測驗徹底敗北后,我的自信心大大受挫,開始反思癥結所在。咨詢了老師后,他告訴我,很簡單,你現在最大的訴求是提分,最大的困境是時間精力不夠,那么就從最能在短時間內加分的科目項目開始,比如說英語閱讀,數學選擇題,然后再去考慮提能的問題。
聽完我茅塞頓開,開始死磕見效快的板塊兒,很快就有了進步,分數提高了,信心也回來了。這不正是只要看著前方五米,就能找到方向么。
很多人說這只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勵志書,誠然,如果你只是把它當作是的話。在我看來,這本書讓我產生共鳴的原因,在于它能解決我現存的很多問題,懶散、無序、脆弱……
通過讀書,給自己力量和啟發,照亮前行的路,看書的意義,不就在于此么。希望你我,都能如考拉小巫般,找到不一樣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