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甚至說到“忤逆父母”、“叛逆”,是越來越不聽話了。
曾經的我也很喜歡用管教孩子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現在的我,只會和孩子對著干。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也是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渴望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父母還是把他們當成小孩子,那就會激起他們的反抗,甚至故意跟父母對著干,尤其是讓父母難以招架的事情。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孩子的頂嘴讓你感到不舒服
育兒專家黃靜潔曾在育兒論壇中分享過一件事。
那天,女兒興沖沖地告訴她,媽媽,我最近在學習一篇文章《如何教育女兒》,感覺不錯,想看看具體如何教育女兒。
黃靜潔看了看,發現孩子寫的字很不錯,于是她就贊揚孩子,告訴她,之前你們都不寫過作業,寫完了也不寫,要寫得很久才能寫完,沒想到她這么一說,女兒說,我寫完了也快寫完了,寫完了還有別的事。
聽完以后,女兒也被表揚了,她心里特別開心。
這樣做不僅能幫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能讓孩子變得更有自信。
04 批評要“文不對題”
對于考試失利、沒考好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批評他們。
他們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更愛成績好的自己。
“每次考試,都要認真對待”,這樣的否定的說教不僅不會幫助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慢慢對自己失去信心。
正確的說法是,父母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而不是“批評他們”。
你可以告訴他,“媽媽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只是這次沒考好,你沒有發揮好。”
我相信你也很想考出好成績,通過這次的失誤,你也可以從中學到知識。
“人一生的路總要有些缺陷,做你該做的事情”,家長也許可以用一種新的角度看待孩子學習成績的失敗。
作者在書中談到自己和孩子的“高考失敗”,有很多人留言說:我也曾經和孩子一樣,每次沒考好,我都知道他也很難過,但是我真的不想讓他那樣。
我認為,家長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你的焦慮感傳染給孩子,孩子也會這樣。
一個對孩子很嚴厲的家長,可能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更焦慮,他表現得更多是在關注分數,甚至只是注意到分數的高低,以至于他無形中也會給孩子增加壓力。
有個周末,這位媽媽讓孩子去參加了同學的生日會,她想要一個朋友。可是去了之后,孩子卻拒絕了,原因就是他覺得朋友不喜歡自己,他沒有理由的就會和朋友來往。
后來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而她還經常在朋友圈發自己寫給朋友的孩子的“小視頻”,記錄他們的日常,感覺好像自己的孩子也沒有什么小時候那么好看,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有的媽媽會跟我說,她的孩子還不到十七八歲,青春期就開始談戀愛,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玩游戲,會經常夜不歸宿,會找很多的社會上的混混朋友,然而這種行為卻只是幼稚,因為他還是在媽媽的羽翼保護下成長。
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父母總是會說,這孩子沒有一點感恩之心,沒有上進心,從來不愿聽父母的話,不愿意和身邊的朋友交流,這樣的孩子往往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吃虧,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孩子只是喜歡玩游戲,而已,作為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對于孩子來說,一個喜歡玩游戲的孩子,一定是因為他在家里感覺到被父母所認可,他在游戲中找到了存在感和價值感,他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因此,對于大多數的父母來說,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定要什么,而是要觀察他在游戲中獲得的是什么,看他在游戲中能做什么,他能通過什么來填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以鼓勵的話語,表達對孩子的欣賞,不要總是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之類的詞匯。要想讓孩子在游戲中不上癮,我們就要在平時多鼓勵孩子,讓他體驗到自己在游戲中獲得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只有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了成功,才會愿意在網絡上尋求認可,玩游戲的時候才會有話頭。
2.把他感興趣的事變成游戲
作為孩子最重要的人,如果把他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自然而然就會把他對網絡游戲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比如,跟孩子一起玩玩具,閱讀,畫畫,做手工,出去運動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3.培養孩子對手機的興趣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游戲呢?當然有很多原因,但我認為不只有游戲,還有手機游戲,比如網絡小說,網絡游戲等,這些對孩子的吸引力過于大,但是卻不能成為他沉迷游戲的理由,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的時候,我們就要采取措施來改變孩子的這種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