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叛逆期孩子交流,如何與青春期孩子交流?如何正確看待青春期孩子的感情?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我們需要這樣做,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變得越來越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和思想趨于成熟,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渴望獨立,追求自由。
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家庭或者外界的原因,受到一些挫折,因為父母離異,導致家庭環境發生變化,內心的壓抑感不斷涌現,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強,敏感而敏感,遇事比較容易敏感。
對于一些事件,不知道如何處理,往往會自責,孩子有時為了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會通過一些看上去不符合實際的行為,用謊言去掩蓋內心的想法,比如偷東西、打架等。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察覺到孩子的異樣,給予理解和溝通,孩子可能就會像脫了韁的野馬,肆無忌憚,而父母也失去了原來的權威,雙方都會因為內心的緊張而產生反感,而非暴力的溝通更加能夠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因為有了正確的認識,父母就會淡化一些情緒,只要不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都是能夠接受的。
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將孩子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排序:
第一步,理解問題所在。
比如,第一位媽媽說自己是一個重度焦慮,每天都睡不著覺,媽媽非常焦急地問:“你是怎么回事啊?你是不是在學校受了什么委屈?”
第二位媽媽說她也是同樣的困惑:“我每天都是這么照顧孩子,孩子怎么會得了焦慮癥呢?”
第三位媽媽說:“我一直很相信,只要我努力過、認真過,我的孩子一定會好的,我不會得病?!?/p>
第四位媽媽說:“我是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樣。我就是希望他的情緒穩定,能夠面對任何事情?!?/p>
這位媽媽是真的非常焦慮,在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呢?
答案是:就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孩子不快樂的時候,家長就會生出一種不平衡感。
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因為這位媽媽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會得了焦慮癥。
我和她一起走出了問題的真相:孩子病了。
我問她:你有焦慮嗎?你焦慮的是什么?
她說:
我真的非常焦慮,只要兒子不上學,我就睡不著覺。
這還不夠理解,因為我兒子一上學,我就焦慮,只要他不上學,我就睡不著覺,每天看著他,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焦慮就越來越嚴重。
這樣的一個家庭,怎么能教好孩子呢?
我只能這樣自我安慰,說這一切只是他的錯。
為了孩子,我必須要堅強,否則他會成為另一個你。
可是,我的內心是這樣想的:我的孩子沒有我這個父母所期待的樣子,他有他的樣子,他的樣子,他的世界就沒有我這個母親。
孩子是怎么樣了?
她不是我的延續,是怎么樣了?
我們曾經吵架了,因為孩子的問題,我就要死要活的,我死的心都有。
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生病的那個娃也和我有關。
后來我才知道,那個孩子是因為壓力太大了,學習太緊張,心理壓力太大,不想上學了。
再往后,我和孩子爸爸都不想管了。
想了想,和孩子爸爸商量后,決定給孩子轉學,孩子爸爸給孩子報了美術興趣班,然后這個報了半年,到了初三,孩子的成績還是不行,死活不愿意去上學了。
我就給孩子報了書法班,語文成績是班里倒數第一名,數學成績是班里倒數第二名。
他給孩子報了一個學習跆拳道的班,孩子在這個班里沒有地位,老師不抓狂,孩子更不會快樂,也就沒有安全感。
她給孩子報了書法班,說是在學習班練字,但是孩子卻不愿意去,而且態度還很不端正。
我問了老師原因,老師說: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考試,他考得非常不錯,但是語文老師沒有獎勵他,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寫得很差的。
在學校里,他也很膽小,在座位上,常常看不到老師在身邊。所以,老師批評他,他就會難過,回家就會更加緊張。
我知道他很努力,也想考好,但是害怕被老師批評,所以不敢上臺。
但是,我知道,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
老師批評的時候,我會很生氣,但是我會冷靜,不會因為他的行為而打罵他,而是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盡量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每次被叫家長,我都會告訴他:
老師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是正常人,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老師也有做得不完美的時候。所以,當你需要去跟老師溝通時,先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不要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傳染給老師。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