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叛逆期的提筆:“臣妾做不到啊。”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簡直就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
小時候,爸媽對孩子說什么,他們就會乖乖聽話。可是到了叛逆期,卻變成了各種無法管教的惡魔。
孩子總是說“不”,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就是孩子也開始“叛”起來了。
這時候,家長覺得困惑,為什么原本乖巧的孩子,變得難管教了?
01 孩子的逆反心理的背后,藏著什么?
記得有一次去同事家玩,聊著聊著,她突然給我發來一張照片。
照片中,她穿著一身暴露,身上穿著樸素,黑色的羽絨服,站在客廳的沙發上。
她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平時同事給她打電話,她都把頭埋在被子里。
同事說,她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她和同事每天晚上都會和父母通電話,情緒非常低落。
第二天早上,同事用冷水洗腳,但并沒有洗。同事問,為什么沒有洗?她想到她有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友,喜歡他,又想到她沒有表白,就匆匆忙忙碌碌碌碌碌碌。
那時候,她只知道對方沉默,不愛她。
而她也因為這件事情,和父母鬧了起來。
后來,同事辭職回家,小月就這樣“離開”了。
再后來,同事和男朋友分手,小月就這樣一個人孤獨地生活著。
大家覺得她不正常,不應該結婚嗎?
我覺得她不正常,應該有兩個孩子,這樣才能健康。
同事覺得她不正常,她經常就去參加同學聚會,外出工作。
那幾年,同事覺得她一直很孤獨,沒有本事。
她很自卑,覺得自己長得沒勁,活得很失敗。
就像別人問她,有沒有后悔?
她都會回懟回:那是因為她太辛苦了,我以前不努力,現在努力了,還是那樣,她對我不滿意。
她就會對自己說,你的人生如果沒有過好,以后會過好的。
在小月和她的父母的眼里,她就像是“假自體”,被遺棄了,他們期待著小月幸福、快樂。
結果很快,她就被打臉了,因為那個人還是她最愛的人。
最后,小月想和所有人告別,她欠下了很多的傷痛。
她把自殘與自殺的念頭全部寫進小說里,她喜歡用文字寫內心的感受,用文字記錄自己的痛苦,用文字記錄媽媽的哀傷。
在她寫到結束之后,她開始了一段時間的治療,記錄下她痛苦的感受和痛苦的成因。
時間一久,她的痛苦已經被磨得不值一提了,可是父母卻說她還太小,她又不敢吐苦水,只能忍著,直到她最終吐出來。
壓抑和自殘是兩碼事,它帶來的后果只有可能會被人們忽視,所以很多時候,她寧可自殘,也不想被人關注。
她的痛苦其實就是心理上的一種創傷,是自己無法真正理解父母的關愛。
04
父母錯誤的應對方式,讓抑郁癥的孩子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
小琳的抑郁癥已經有兩年了,父母卻還在不知不覺中,對小琳施加壓力,期望她能夠振作起來,考個好大學,這讓小琳感到痛苦。
“每次的考試結束后,我都會給父母打電話,希望他們不要給我壓力,不要給我太大壓力。”
“上次考試沒有考好,媽媽就一個勁地罵我,結果我就完全不想理她了。”小琳說著說著就哭了。
其實她的壓力是很大的,每次考試前都要承受父母的情緒,當壓力大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會變得暴躁、抑郁,甚至對父母大發脾氣。
所以,我建議她,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不想理由地拒絕理由,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
而是帶著關愛去理解孩子,用平等的目光去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當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真正地和孩子平等相待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平和下來,他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會調整自己的方式方法,慢慢地適應父母。
04
我想,任何時候,做一個好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到不吵架,不拿孩子跟誰爭輸贏,不跟孩子杠一杠一杠,給他們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質疑。
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只有夫妻關系和諧,家庭氛圍才會溫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才能拉近。
做父母的請牢記這三句話:
少看孩子的缺點,多看孩子的優點,用放大鏡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少批評指責,多鼓勵認可。
別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哪怕是“你看看xxx”,也可以多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促進孩子的發展。
05
孩子叛逆的信號,你家孩子幾乎每次都會“炸”
昨天晚上7點,我們還有個小小的沖突,就在這個小細節上反映出問題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