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青春期叛逆?我是一個說不得的媽媽,好像只要對他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我就會問他為什么?如果說:
“你的腦子進水了,還不承認”
“媽媽小時候你特別乖,你媽媽這么問小文,我都不敢相信你會去和小文吵架,你還覺得媽媽和爸爸是在威脅你。”
“你就跟你們學校的老師告狀,說小文上課不專心,成績退步,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完成,愛玩手機,你們不跟他學習,讓他別上學了。”
那一次,小文被老師批評了,跟媽媽提出要去學校。爸爸一聽,說:“我們擔心他上課不認真聽講,老這么跟老師頂嘴。”
“那好吧,你先去試試。不去就不去吧,我給你請假。”
就這樣,小文開始了休學之旅,小文的父母從心底里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平凡的人,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就行了,所以小文越來越不愿意在學校上學了,而是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玩手機,不再去上學了。
小文的父母對小文一直都是缺乏耐心的,小文不上學就在家嘛,能睡到自然就睡,能玩到自然就玩到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每天什么也不干,就這樣斷斷續續的過了兩個月,小文還有點抑郁,現在看起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只是小文能躺在床上玩手機,躺在床上玩手機而已。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在這個案例中,媽媽強勢,對孩子管教嚴苛,卻缺乏理解和共情幫助,孩子可能為了逃避現實而沉迷于虛擬世界,父母為了逃避責任,疏于管教,則簡單粗暴地采取措施,或者直接采取棍棒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形成心理陰影,親子關系徹底破裂,孩子發生嚴重的自殘行為。這時候,家長朋友才開始重視,帶著孩子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那么,小文父母該如何做,才能從根源上杜絕孩子沉迷手機呢?
一、盡量晚回家,尤其是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
根據研究表明: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每天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的時間超過6小時,那么他們患上注意力障礙的幾率會增加10%,而且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與父母一起玩手機游戲。
而父母每天給孩子的時間都不太多,當孩子需要通過手機獲取更多有趣的世界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與父母一起玩手機。
因此,父母盡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游戲,當孩子需要獨自一人玩耍時,他們就會選擇與手機游戲為伴。
二、改變教育方式,讓孩子遠離手機游戲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犯一個錯誤:就是試圖讓孩子遠離手機游戲,他們總是用暴力的方式讓孩子遠離手機游戲。
有一次,兒子去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會,本想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會。
但是朋友的生日聚會卻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便偷偷摸摸地把手機偷偷地藏在了自己的枕頭下面。
朋友感到非常生氣,于是便怒斥兒子不能把手機交出來,而兒子卻反駁道:“不,他不想把手機交出來,就想出去玩。”
手機的魔力實在是太大了,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想到,我身邊經常有人這樣教育孩子:“我們出去玩好嗎?”
“我們把電視還給爺爺奶奶,好好吃飯。”
“我們回家了,好不好?”
可是等到天黑了,他們還在看電視。
玩著手機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會對電視里的花花綠綠的世界產生好奇呢?
父母別急著呵斥孩子,要學會引導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中去引導。
4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孩子在小時候,總是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充滿好奇。
父母怎么說孩子才肯聽,怎么說孩子才肯說,怎么教孩子才肯配合。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
一位爸爸帶著9歲的兒子在等地鐵,孩子對爸爸說:“你能不能快點!”
爸爸耐心地教孩子:“等地鐵的時候,你不能一直盯著那個站著看。”
“等地鐵的時候,不能一直看這個,不然會一直掉。”
“媽媽的耐心,是培養孩子毅力的好幫手。”
孩子看著爸爸帶著孩子在等待地鐵的時候,眼睛亮了。
然后爸爸故作神秘地說:“這個也很好,我們可以按數字乘坐公交車回家呢!”
孩子知道乘坐公交車需要安靜的環境,很快就會平靜下來。
爸爸說:“讓我們一起看書吧。”
孩子很高興地又開始了乘坐公交車的旅途。
這個過程中,孩子內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同時也明白了“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
當父母和孩子一起開心地玩耍,
孩子才會更加自信。
最后,會把內心的力量傳遞給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是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