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牧性叛逆期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想必很多父母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對于家長的這種操作,沒有一絲感激,甚至還嫌棄家長給的吃的多多,不給她穿。
難道家長真的不懂他們?
比如我侄女小時候,鄰居家也有這樣的情況,侄女的媽媽忙于上班,而她則想讓她和妹妹一起去參加夏令營。
可她媽媽讓她一個人去看紀錄片,讓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學習。
侄女磨磨蹭蹭不肯去,她媽媽就急得直哭,甚至說:“我只要把你的話當耳旁風,你永遠不知道我的苦心”。
直到小侄女在全屋寫作業,她才想起來出去走走,打開門喊一聲孩子,才發現侄女已經醒了,一把拿起手機出來,先是打了幾個電話,哭聲中摻雜了很多不悅的抱怨,接著就是說教訓孩子。
她看到孩子滿臉愧疚,表示以后不會再這樣做了,可是侄女卻繼續玩手機。
嫂子見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想著找個東西幫她戒掉。
沒想到的是,她卻把她拎起來,劈頭蓋臉的一頓罵,還有揍她的前一天晚上,說她會改成今天早上早起的時候,看到她把梨拿出來,卻還是拿出來吃,說這是她剛才在肚子疼,我頓時不知所措。
接下來的兩天,她的某些壞習慣開始顯現,當奶奶要求她關掉手機時,她甚至在地上撒潑打滾,逼著奶奶把手機拿出來。
但這些壞習慣都被她一一否定,更可怕的是,她根本聽不進去任何人勸告,就像著了魔似的。
不理她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會說:“叫來管管你,你就得聽我的!”
奶奶一句話,讓她心寒了,她哭著喊著不讓奶奶給她手機。
婆婆也覺得心疼,給孩子買了手機之后,孩子還給她道了歉,她也從此以后沒有見過那個手機。
這件事在網上發酵后,人們都猜測那個孩子的家庭情況,這件事雖然過去了,但是對這件事的看法一直沒有改變。
相信有很多家長對這件事都是深有體會,因為孩子也想玩手機啊,道理也是一樣的。
在很多家庭中,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會不自覺地將手機當做洪水猛獸,認為孩子玩手機就是玩物喪志,但是手機對于孩子來說,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工具,還是一個放松的渠道,更是一個逃避的工具。
在孩子沒有手機之前,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的玩手機,而孩子玩手機的時候,父母往往在一旁監督孩子。
監督孩子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1.影響孩子的視力
玩手機對孩子的視力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最明顯的就是近視眼,手機對于孩子來說,也會讓孩子視力下降。有的孩子的視力已經下降到了300度。
有的孩子玩手機,習慣性的歪著脖子看手機,
時間長了,脖子還會出現很多的損傷,
導致孩子出現脊椎變形。
2. 影響孩子的性格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性的歪著脖子看手機,這樣的孩子性格會變得越來越怪異,變得越來越沒禮貌,
甚至還會導致孩子患上抑郁癥,對孩子的性格也會有影響,
有的孩子性格暴躁易怒,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排擠和排擠。
3. 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網絡上的東西很多都是虛假的,也許你把這個東西假裝在言語中,其實你是在傳遞信息。
也許你在說著“不就是看嘛,要不要給我看看”,但是這樣的傳遞信息對孩子是一種傷害,他們的價值觀可能會被扭曲,他們沒有自我意識,就不會尊重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可能會被社會淘汰,
而且越來越沒出息。
而且經常玩手機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不愛玩手機,性格上會比較內向,不愛說話,跟小朋友們玩耍時,也總是低著頭,跟不太親密的人接觸。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可能會被欺負,可能會被嘲笑,甚至有些孩子,因為玩手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點: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成長發育和思想道德的形成
很多孩子受到了家長的責罵,心里就會產生一種 ” 都是因為我 的父母 ” 的心理。
長時間的責罵,孩子就會產生” 我不值得被愛” 的錯覺,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在長大之后,也容易變得暴躁、自私。
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 給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如果孩子在家長的面前總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那么孩子也會變得十分脆弱,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一點小事就會為難為難。所以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 任性” ,從而讓孩子懂得承擔。
2. 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每一位家長都應該以自己的” 疼愛”, 能夠正確的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讓孩子產生了錯誤的意識,那么就很容易讓孩子犯下一些錯誤。